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
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
(五)《三峡》(郦道元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 (一)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
中考总复习教案之-中考作文系列训练 2014中考高分作文系列训练--选好材 2014中考高分作文系列训练--拟好题 2014中考高分作文系列训练--立好意 2014中考高分作文系列训练--美好言 2014中...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
(七)《马说》韩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策之不以其道:驾驭;方法2、执策而临之鞭子;面对 3、其真无马邪:难道4、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5、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容量单位...
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
(六)《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一、作者 苏轼,北宋着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o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考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