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完成相关题目。(15分) 【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10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一)(3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 ,传达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14分) 龙山雪 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13分) [甲]人 恒 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二)国学经典(14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17题。(7分)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 且 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18题。(8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 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9~22题。(13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 ,相与步于...
(二)阅读《雁门太守行》和《从军行》,完成10-11题。(共6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