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法制 (1)法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总和,它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合法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属于制度的范畴,其精神实质是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
权利与权力 (1)性质不同:权利属于法律上的概念,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如公民享有选举权、批评建议权等。权力属于政治概念,强调的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
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公有制。 (2)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责任与义务 (1)责任是指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该做某些事情。它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如对他人的承诺、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
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4)人口问题、资源问题、...
基本国情与重要国情 我们把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内部所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称之为国情。国情可分为三大类: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
决定类 (1)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 (2)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 (3)决定人民一生命运的事业:教育。 (4)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 (...
国策与战略 (1)国策即国家的基本政策。国策的制定,必须以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现实阶段。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有:计划生育...
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