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心理专家建议:教育孩子别总拿钱说事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除了给钱,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了。”张女士的儿子就读于一所重点中学,每月都要从父母手上拿走近2000元的零花钱,且花得一干二净。儿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让张女士感到很困惑。每当儿子缠着要钱的时候,张女士和爱人只好一边给钱,一边教育儿子要好好学习,但收效甚微。无独有偶,朱女士和爱人中年得子,对儿子从小疼爱有加,儿子的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以至于孩子上高中后,父母还在对其使用对待幼儿的教育手段。“我儿子一进门就歪在沙发上,不愿搭理任何人。而且言行不一致、自制能力差,没有责任感。”朱女士历数儿子的各种缺点,称自己对这个孩子已经“心灰意冷”。
    记者从太原市的几家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类似问题不在少数。很多富裕家庭的家长教育孩子能够想到的惟一办法,就是用钱来解决。这种教育方法导致孩子年纪越大越反叛。“反正他们(父母)给钱就行了。”“反正有什么问题他们会替我搞定。”这样的话,成为很多孩子的口头禅。事实上,并非所有富家子女都满身问题。和张女士儿子读同一所中学的小郭,家庭条件也十分优越,但却很懂事。“有一次他不小心丢了钱,就借钱挤公交车回家,并没有打电话向父母求助。”张女士羡慕地说道。
    “要尽量淡化孩子的经济特殊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太原市现代心理研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多年来从事心理咨询的实践和研究,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之所以容易出现“问题行为”,除了遗传和学校、社会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家庭环境,父母是决定孩子的最根本性因素。如过分溺爱孩子,会导致其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父母在想方设法为孩子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教会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形成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和学习方式。孩子按要求做好某件事情时,父母应更多在精神方面给予鼓励,而尽量少用物质奖励。“很多家长自己都吃过苦,把经历讲给孩子们听,这比遇事就掏钱效果要好得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