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8:感受诚信的作用,学会承诺,做个诚信的人 1.懂得诚信也是一种资源的道理: ①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②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③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④诚信是企业赢得市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 ⑤诚实守信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拥护和支持政府的重要精神支撑。 2.学会承诺 ①重诺守信是诚实人的做事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尺。②向别人许诺是一件严肃的事,一旦许诺就应当实践诺言。③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3.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 (1)对人守信。重诺守信是诚实人的做事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尺。(2)对事负责。对事负责既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3)说老实话。对人对事,与他人交往,都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4.说实话并不是不分场合,不看情况,机械地实话实说,也不是要将自己知道事全部要告诉别人。 ①尊重个人隐私; ②严守国家机密,保守商业秘密;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对待善意的谎言。 考点39: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修订]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树立法制观念。 解析1:依法治国的有关内容 (1)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3)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意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6)对青少年的要求:① 学法,懂法,树立法治观念。 ② 自觉守法,法律规定的一定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③ 学会用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 自觉护法,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解析2:德治与法治 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和德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