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 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十六、“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 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其他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