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讲解(2)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七、基本实验操作——洗涤仪器(玻璃仪器)(一般容器用水洗,内壁附物用刷洗;壁内若有不溶物,盐酸溶碱碱溶脂;仪器洗净有标准,水不成股不聚滴。)
    方法:倒去废物,用水冲洗并加以振荡,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特殊油污:如果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冲洗。
    常见考法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正确观察、描述和理解化学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和科学探究必备的技能。实验前,必须设计好实验现象记录表和实验报告表;实验中,要细致地观察、准确地描述、认真地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后,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和解释有关实验现象。本知识点的知识跨度深,容量大,中考时是一个经典的考点,涉及题型有选择、填空、探究等,在学习时要掌握上述基础知识,才能无障碍解题!
    误区提醒
    1.量筒不能加热,不能量取温度过高的液体,也不能作为化学反应和配置溶液的容器;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2.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但是一定要专管专用。
    3.固体用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缓立。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4.量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5.酒精灯的使用:酒精不能燃着加,三分之二量最大;拔掉灯芯插漏斗,以免酒精往外流;点火要用火柴引,万一失火抹布盖;熄灯要用灯帽盖,切忌嘴吹酿火灾。
    6.液体加热:加热常用试管夹,试管中上部位夹;l/3容积为最佳,药液体积不超它;
    7.移动试管预热前,应把外壁水擦干;管口不朝人方向,倾斜45°为最佳。
    8.固体加热:药品平铺试管底,受热均匀面积大;管口略比管底低,防水倒流炸试管; 试管夹持中上部,均匀加热试管后,集中外焰把热加。
    【典型例题】
    题1、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解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的现象,千万别轻易忽略这些细节,许多发明和发现都是源自实验中发生的与期望不符合的现象或数据。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就是从类似的意外发现中,不断地探究进而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在探究过程中,除了实验和观察外,查找资料、与他人交流等也同样是获得证据的重要方式。因此A、B、D的做法都是可取的。
    答案:C
    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块状的锌粒装入试管时,先把试管倾斜,把锌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
    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拿回家
    C.用药匙或纸槽把固体粉末送入试管
    D.取用后的试剂瓶要立即盖上瓶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药品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的取用规则:“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规则:“一倾、二送、三直立”;取用后的试剂瓶要立即盖上瓶塞,以免污染试剂。
    答案:B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