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同步知识:溶解度(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温度下,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答案:C 解析:理解饱和溶液概念要注意四个关键“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溶质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本题主要考查饱和溶液中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因此,固体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的质量也不变。故C项正确。 2.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 A.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向该溶液里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过滤并称量,固体的质量不变 C.取少量溶液降温,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升高温度,无固体析出 考查目的: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答案:B。 解析:只有指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和“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因为改变溶剂的量或改变温度,溶液的状态会改变,因此要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要在溶剂的量和溶液的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同种溶质,观察固体的质量是否减少,如果加入固体的质量减少了,说明原溶液不饱和;如果加入固体的质量不变,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项B正确。 3.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考查目的: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答案:A。 解析:饱和溶液用水稀释,溶剂的质量增加,由于溶液中未加入溶质,所以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也随之改变,溶液的总质量也改变。故选项A正确。 4.某密闭容器内的KNO3饱和溶液的温度由80 ℃降温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质质量不变 B.溶液仍饱和 C.溶液质量不变 D.变成不饱和溶液 考查目的:结晶的概念;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答案:B 解析: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限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降低温度,溶剂水的量不变,硝酸钾的最大溶解量减小,析出晶体,A项错误;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B项正确,D项错误;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所以当降低温度析出硝酸钾时,由于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而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少,故C错误。 5.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到原温度,则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增大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考查目的:饱和溶液的概念,溶液、溶剂、溶质的关系,生石灰的性质。 答案:D 解析:溶液只有达到饱和后才能析出晶体,所以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A项错误;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是CaO,CaO+H2O=Ca(OH)2,溶剂水减少,所能溶解的Ca(OH)2质量减少,所以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减少,故B项错误;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对于其他固体还可以溶解,故C项错误;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项正确。 6.(2011年滨州市)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考查目的: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答案:D 解析:了解常见的结晶方法,是解题的关键.用海水晒盐,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故D项正确.海水是混合物,食盐从中析出不是化学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所以C错。 7.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m1经过如下变化: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