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2015初中化学同步知识:溶解度(1)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化学同步知识:溶解度(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温度下,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答案:C
    解析:理解饱和溶液概念要注意四个关键“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溶质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本题主要考查饱和溶液中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因此,固体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的质量也不变。故C项正确。
    2.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
    A.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向该溶液里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过滤并称量,固体的质量不变
    C.取少量溶液降温,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升高温度,无固体析出
    考查目的: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答案:B。
    解析:只有指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和“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因为改变溶剂的量或改变温度,溶液的状态会改变,因此要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要在溶剂的量和溶液的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同种溶质,观察固体的质量是否减少,如果加入固体的质量减少了,说明原溶液不饱和;如果加入固体的质量不变,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项B正确。
    3.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考查目的: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答案:A。
    解析:饱和溶液用水稀释,溶剂的质量增加,由于溶液中未加入溶质,所以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也随之改变,溶液的总质量也改变。故选项A正确。
    4.某密闭容器内的KNO3饱和溶液的温度由80 ℃降温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质质量不变 B.溶液仍饱和 C.溶液质量不变 D.变成不饱和溶液
    考查目的:结晶的概念;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答案:B
    解析: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限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降低温度,溶剂水的量不变,硝酸钾的最大溶解量减小,析出晶体,A项错误;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B项正确,D项错误;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所以当降低温度析出硝酸钾时,由于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而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少,故C错误。
    5.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到原温度,则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增大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考查目的:饱和溶液的概念,溶液、溶剂、溶质的关系,生石灰的性质。
    答案:D
    解析:溶液只有达到饱和后才能析出晶体,所以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A项错误;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是CaO,CaO+H2O=Ca(OH)2,溶剂水减少,所能溶解的Ca(OH)2质量减少,所以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减少,故B项错误;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对于其他固体还可以溶解,故C项错误;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项正确。
    6.(2011年滨州市)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考查目的: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答案:D
    解析:了解常见的结晶方法,是解题的关键.用海水晒盐,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故D项正确.海水是混合物,食盐从中析出不是化学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所以C错。
    7.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m1经过如下变化: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
    A.m1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m2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C.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g
    考查目的: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结晶的概念。
    答案:D。
    解析:对某溶液来说,蒸发溶剂后无固体析出,得到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恰好达到饱和,但对饱和溶液来说,蒸发溶剂后,由于溶剂减少一定会有溶质析出;所以A、B、C项均正确;m2溶液析出晶体后得到的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若m2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时,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也是2g,若m2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时,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2g,故D错误;
    8.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象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
    

\
    考查目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的变化,图像分析.。
    答案:C。
    解析:解图像题关键看三方面:一看“面”,即图像的横纵坐标,二看“线”,即图线的走向,三看“点”。即图线的起点、拐点、终点。不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氯化铵,所以加入氯化铵之前,不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为0,故A项错误;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固体时,氯化铵能够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增加,直到达到饱和状态,而不是一直不变,故B项错误;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氯化铵不能无限溶解,D项错误,故C项正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