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中考在即名师指点考前复习要点(五科)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语文:“死”知识从头强化一遍
    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合理安排,把所有习题分成“死”和“活”两大类,“死”知识要从头到尾强化一遍,如字词音、形、义及文言实词、译句、名著阅读等等。“死”知识要按下列方法复习:
    依据市模拟题型专攻薄弱环节。把同一知识点的题集中到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规律和解题技巧。比如回答原因题(为什么),事情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有表面的、深层次的、直接的、间接的,可以采用“连续问为什么并回答”的方法处理。
    将市模后复习卷中的错题进行全面的梳理,特别是阅读9~26题,结合错题探求原因,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而不要去死背答案。
    掌握每种作文体裁的几种基本的体式结构,选材和立意的角度要新。写记叙文要以情感人;写散文要注意语言的流畅优美;写议论文论点要独到,事实论据要典型充分,论证要深入。
    英语:按照“话题”分类梳理
    考生可将三、四册中重点篇目按照“话题”分类梳理。一方面将知识点重新贯穿夯实,另一方面为话题作文找素材。
    这一阶段不宜大量做题,应将前一阶段所做习题,尤其是各区模拟试卷中出错部分重新理解,一一击破。每天做几篇阅读短文,扩大知识面。
    注意书面表达材料的积累。考生要见缝插针,准备各种话题的事实材料和论证材料。材料的积累按三、四册的话题可分为若干类,如:环保问题、价值取向、道德问题;人类与自然;收藏及其他爱好等等。每个话题都尽量预备几个精彩语句,可选自教材但不要大篇幅搬用,也可选自任意阅读文章的片段。这样会给短时间写的作文增色不少。
    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最近两年的英语试卷把综合能力的训练放在首位。历史、地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在英语试卷中已不陌生,所以学生们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如:世界上几个大洲几个大洋的大致位置,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大致情况,考生应在考前利用部分时间熟悉一下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相关知识。
    听力部分要坚持每天至少半个小时的听力训练。做题不要速度过快,读全后找信息,充分利用第一感觉。
    数学:训练各类型题的解题速度
    中考中数学解题的速度至关重要,如何掌控好解题的速度这要因人而异,最后这几天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习惯训练解题速度。比如说,1~10题为选择题,有的同学习惯做完不检查,拼第一遍准确性;有的同学习惯快速做完,交卷前几分钟回头检查一遍。可以说这些方式各有利弊,最后考试时还是要根据自己平时习惯来答题,节奏感一定要好。
    在这里只提供一套方案,仅供参考:选择1~10题答题时间5分钟,用2分钟涂卡,涂卡时边涂边检查,涂完后不再检查;填空11~20题,时间大约10分钟,做的时候细心一点,不再检查;解答题21~25题,15分钟之内完成;26~28题,最多40分钟,如做不完,就不要浪费时间了;还剩下48分钟,去拼29~30题。
    化学:重点复习会做却不能得全分的题
    考生可以根据“会做的得全分,可能会做的争取最大得分”的复习策略。首先总结出哪些知识应该是会做且往往能得全分的,哪些是会做却往往不能得全分的,哪些对自己来说总是不能得分的,把复习重心主要放到第二种情况上,再进行针对性复习,这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浏览错题,以市、区模拟题入手,发现问题,查缺补漏,针对有关考点做专项训练。
    精读教材,强化重点知识记忆。(一)注重阅读重点物质的性质、用途、俗称以及实验现象等细节知识点,夯实基础知识。(二)注重阅读化学实验部分。无论是选择题、综合实验设计题还是理化综合题中涉及的实验,都是以教材知识和教材实验为基础进行的改进和综合,所谓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所以在阅读中注重多角度思考、分析,在设计上如何求新、求变。
    考前做一两套综合模拟训练。不要做偏题、怪题、过难题。通过训练达到的目的是:对考试题不产生生疏感;训练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加强良性心理暗示,增强信心。
    政治:找考点与现实的结合点
    最后一周政治学科复习应做到:
    梳理基础知识。第一,要从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在头脑中一定要构建一个知识框架,课与课之间的,节与节之间的,拽一点、串一类、触一面、通一片。第二,要从细微处深入理解各考点的内容。这样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还有利于有效地节约答题时间。
    注重生活积累。考生不仅要把握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还要注意政治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提高政治敏感性,关注热点问题,关注国家和家乡的喜事大事。例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都灵冬奥会中的中国英雄”等。
    立足创新实践。今年中考政治试题中,开放性命题占4~6分。复习这类考题,考生一定要挖掘考题与考点的结合点,考点与现实的结合点。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无论多活多新,只要找准切入点,把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延伸、扩展、升华,尽可能开阔思路,从多角度、多层面做答,一定会达到最佳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