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物理:中考中简答题的解法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编者言:随着新课标的贯彻落实,中考题型也不断改革,简答题作为一种主观题,因其在考查大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灵活运用程度、思维的严密程度上有着选择题无法替代的作用,不仅没有被冷落,后而独树一帜,其答题技巧也制约着我们的得分,不能不引起重视。
    简答题的特点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简答题呈现出以下特点: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所有的问题都是通过一种真实的物理现象来呈现;②体现STS思想,出题者大多想通过考题使我们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或生产科技中的应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③简答题要求我们答题时的语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简答题的命题趋势
    笔者认为未来简答题的命题特点除具有前述中简答题特点中的①、②两点外,还呈现出材料分析题崭露头角的趋势,比如北京海淀和南方一些地区都出现了此类题型,而且一些材料是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科技进步相联系的。
    简答题的类型
    1. 判断叙理型
    此类题的特点是:我们必须根据所学的物理规律首先对题中所问的某种做法或现象作出判断,然后再依据原理或公式将自己的理由表述清楚。
    例1. (2005,北京)小磊同学是班里的大力士,一天他放学后回家,看到公路上有一块大石头,他担心大石头会妨碍车辆正常通行,于是,他决定把石头推到路边,但是他费了很大的力,累得满头大汗,石头却一点没动,他的同学小英恰好路过,看到此情境说:"你的行为很值得称赞,但是你对石头并没有做功。"你认为小磊对石头做功了吗?为什么?
      
    图1
    答案:本题中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小磊虽然用了力但是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小磊没有对石头做功。
    2. 材料分析型
    此类题的特点是:材料内容多、蕴含信息多,有的考题答案就在材料之中,需要我们通过阅读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出与所问问题的有关的内容;有的考题答案在材料之外。总之答案内容一般是来自物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或者是作为现代中学生应该了解的能源、环保、科技知识。
    例2. (2005,广东佛山课改区)走在佛山的街头,只见各种机动车川流不息。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佛山已成为全国摩托车人均拥有量最多的城市。热机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你认为热机使用会带来哪些污染?作为佛山的小市民,请你对佛山市合理使用机动车辆提两条建议。
    答案:使用机动车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机动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二是机动车辆使用的燃料产生的废气和烟尘对大气的污染。
    为了减少机动车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以改进机动车辆的性能,尽量使用环保燃料,提高汽车排气质量;限制摩托车上路,人们外出时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3. 列举方法型
    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此类题型就是专门考查大家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像:如何减小或增大压强、如何防止电路火灾、如何加快或减慢蒸发等等都可成为此类考题的基础。
    例3. (2005,江西)晚上在家学习时,邻居放音乐的声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
    答案:请邻居把音乐声调小;关闭门窗;戴耳罩。
    4. 解释现象型
    此类考题是提供一种现象,首先要我们把这种现象与某种物理规律联系起来(一般都是出自光的现象、惯性现象、力的现象、物态变化现象),明确现象、指出规律,再用规律去解释。
    例4. (2005,沈阳)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案:当太阳光照射到关着的窗户上时,光在玻璃表现发生镜面反射,小明恰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有很强的光进入眼睛,因此看起来明亮刺眼。当太阳光从开着的窗户射入室内时,很少有光反射出来进入小明的眼睛,因此看起来黑洞洞的。
    5. 情境识图型
    此类题的特点是:我们需要先读懂图,剖析出图中包含哪些物理知识,再结合所问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回答。要想能够熟练应对此类题需要注意:①对课本中每个实验的装置图很清楚,给出一幅装置图,能说出可以做哪个实验。②平时学习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对一些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探个究竟,从物理学的角度作出解释。
    例5. (2005,广东广州课改区)核电站一旦工作,就不能随意停下来,而电网白天用电量多,深夜用电量少,为了使核电站稳定工作,建设了抽水蓄能电站。深夜,电动水泵将山下水库的水抽到山顶水库,如图2甲所示,白天用电高峰时,再把山顶水库的水放下来推动水轮机发电,如图2乙所示。请分析深夜和白天抽水蓄能电站工作过程中包含哪些能的转化过程。
      
                         图2
    答案:深夜抽水过程是利用电动水泵把山下水库的水抽到山顶水库,此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水的机械能(重力势能),同时也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白天山顶水库的水流到山下水库,水轮发电机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也有一部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简答题的解法
    一. 演绎推理法:这是一种基本的推理方法,它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方法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推理严密,表达清晰。
    例1. (2005,山西)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电炉,电线将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说出如何来防止电线发热过大(只要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解法点拨:对于该题,从公式 可以看出当R与t一定时,I越大则Q越大,这就是一般的原理,该题所说的"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电炉",从而导致电流过大,引起"电线显著发热"这仅仅是个特殊个例。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一般原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答案:(1)当电线电阻和通电时间不变时,接大功率的电炉,电流大。由焦耳定律 可知,电线上将显著发热,有时可能烧坏电线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2)换用粗的导线。
    二. 返普归真法:这里的"普"和"真"都是指普遍的规律,对于给出一系列实验过程(或探究过程、或一系列数据)让大家总结规律的考题,一般思路是依托课本,总结规律。
    例2. (2005,天津)在弹簧下端挂一个塑料筒,筒下面吊一个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到达的位置O,如图3甲所示,取一个溢水杯,杯内的水装到溢水管口。把金属块全部没入水中,水被排到溢水口旁的小杯中,金属块受到浮力,弹簧的伸长量变小,如图3乙所示,然后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的小筒中,弹簧又伸长到原来的位置O,如图3丙所示,请你用简炼的语言说出,从这个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
      
                  图3
    解法点拨:这个实验大家并不陌生,但随着试题改革,此类题中的实验的呈现方式会多种多样,但不管怎样,实验所体现的规律还是物理课本中讲到的,而且是典型的,不可能远离课本。所以只要对课本中的大小实验及其结论都熟悉,就能答好题。
    答案:浸在液体(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水)受到的重力。
    三. 透视揭纱法:这里的"视"和"纱"是指考题中给出的一种现象,大家需要通过科学分析,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例3. (2005,南京)今年为"世界物理年",南京市某中学举行"让物理照亮世界"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如下一个问题,请你解答。
    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小朋友用吸管水平吹出的肥皂泡,常常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
    解法点拨:由"上浮或下沉"这一现象应立刻想到这与浮沉条件有关。这里肥皂泡的浮沉仅仅是个表面现象,而浮沉规律却是实质。这里也考查了大家从特殊现象到一般规律的认识过程。
    答案:肥皂泡刚吹出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而上升,随后肥皂泡内的气体温度下降体积减小,浮力小于重力而下降。
    四. 信息优选法:有时对于图示题,它提供的信息可能不止一个,我们最好选取其中的主要信息(或主要矛盾),而且与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相关的信息,这样才能与答案更接近。
    例4. 观察图4的三幅图,任选两幅分别提出与图中内容相联系的物理问题,并给予简略的回答。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图4
    解法点拨:对于此题,不但要注意优选信息,即选择答案非常明确并且大众化的问题,而不能选择连自己都没有确定答案的话题,更要注意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语言要简洁、突出关键词语。
    参考答案:锤头松了,将锤柄在木凳上向下敲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为什么?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沸腾的水把锅盖顶起对锅盖做功了吗?水对锅盖做了功。
    结束语: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要针对考题的特点选择科学快捷的解答方法,一方治百病是不可能的,对症下药,灵活解题才是真正的原则,试题在改革,思路也要创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