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关注核心,突出思考,考察素养 “太难了,时间不够,有些题目读都读不懂”。今年中考,孩子们从数学考场出来,心情都很沉重。学乐教育老师反复研究,觉得这张试卷的难度虽然很大,但是不失为一份优秀的试卷:题目设置的梯度明确;考查范围分布合理,涵盖了大部分的重点和要点。 特点一:难度分布相对分散。 历年的中考试卷选择填空部分的难题比较少,但是今年的选择后4题,填空后3题,难度和计算量都很大。如果仅限于已学的知识,不敢大胆开拓思路的话只能放弃了。 特点二: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概念的辨析能力。 很多知识在中考复习中不会反复提到,只有对学习有兴趣的孩子才会了解这些知识。例如:坐标系的创建者是笛卡尔,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有坐标和方位两种等等,这完全是对数学修养的考察。 特点三:初高中结合的知识增多。 第10题是高中阶段的数列的累加法,其实在开始指南中这两块内容都作为材料阅读题出现过,有心的孩子也会有所记忆,找到思路。 特点四:结合现实生活,从生活经验中找解题思路的能力。 纵观整张试卷,有三分之一的题目有实际背景。例如,第11题中的镜面反射问题,第16,18题的内切圆问题,虽然在今年的中考中以纯数学问题呈现,但是在历年的中考中都是被“包装”成实际应用问题出现的,是热点和难点。 经过了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领会出这样的精神,中考数学在引导着今后的数学教学方向 确立学习数学是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学习观念。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全局观念。 做题如做事。教导学生在面临困难时要有冷静的分析思路。 我们是否更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做题如做事,学习如人生,学习同生命一样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升华的过程,只要我们理性分析,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习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