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对物理学史弄不清楚,对著名学者的作品和发现不甚了解,到底是哥白尼还是伽利略提出“日心说”现在还有童鞋回答不上来呢!还有,发电机和电动机有什么区别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玩的电动玩具马达就是电动机,内部构造拆开看看即可,当网络游戏充斥,这些兴趣就不容易培养了! 5 实验能力差 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认识模糊,综合实验能力差,实验设计能力不强。如实验题要求学生写出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标准答案是“欧姆定律”。而很多学生居然写成了“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伏安法测电阻、控制变量法、改变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等”。这么简单的题目,有这么多的答案,都出乎老师的意料。 反映出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漏洞,没有把实验教学的重点放在实验的过程上。近几年,在实验题中常常采用新题型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根据提供的器材,选取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种测蜡块密度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同类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再根据蜡块不沉入水中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通过阅卷发现以下几个问题:①没选实验器材;②器材选多了;③试题中没给的器材选上了(如天平);④语言组织能力差,逻辑混乱;⑤没有考虑蜡块不能沉入水中特点。 6 弱成渣的识图能力 如学生运动与力中的s—t图像、v—t图像中的点、线的物理意义不明确,导致错答题目。如在作图题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在所画的重力上不标明符号“G”或者“mg”。又如“根据电流方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通电螺线管及小磁针的N、S极”。误把螺线管的N、S极认为是小磁针的N、S极,漏标螺线管的N、S极,漏标电源的+、-极,错标电源的+、-极,在电源上标N、S极。这说明有一部分学生的右手螺旋定则没有真正掌握。 7 综合分析能力太渣 对于综合性题,很多学生没有解题的思路,心里感到害怕,有些甚至自动放弃。如某动态电路分析题,这是一道考核学生电路动态分析能力和获得信息能力的综合题,要经过对图表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虽然老师在这方面多次叮嘱,但问题还是很多。该题的标准答案应该是电流表的读数随着电阻的变小而“变大”,但还是出现其他答案;电压表应并联在a、b两点间,却填成了“b、c或a、c”两点间,这就说明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还不够完善。 8 解答不规范 中考中常出现考试与自己所估算的分数偏差较大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考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流畅、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解题步骤混乱所造成的。如随手画图,虚线与实线混淆,某些地区对杠杆力臂作图是有要求的,很多学生会忘了这一点。还有不写出物理计算公式,只写出计算数据,或者计算结果不带单位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