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疲劳,指人连续欣赏文字、图画、舞蹈……的时候,由于时间、个人精力、审美情趣等原因,导致欣赏主体对所欣赏的对象乏味、感觉迟钝、评价失准的现象。高考正是炎炎夏季,阅卷老师被囚在小屋里,多天对着电脑,而且面对着一篇又一篇体裁差不多、内容差不多、语言差不多的平平之作,阅卷老师一定很烦闷。 为了给阅卷老师烦闷的生活带去一抹清凉,请学会在作文中打造亮点。 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通常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学生喜欢按着习惯做事,有满足感,有时对外界事物麻木,做事缺乏动力,更没有挑战精神。当有一个明确目标,且略高于平日要求,就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提升自己。我曾看过一个高中生的QQ签名:“不逼自己一次,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学生是需要老师来为他们设置一个个有恰当高度的标杆,他们在日常训炼时,有刺激性,能激起兴奋点,增加征服的欲望。 另外,从考生这个特定角度看,十二载披星戴月炼狱一般地求知,还不应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吗?文的亮点,也是人的亮点。 欲出亮点,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一文题:切、简、妙。 “切”,指贴切,切合作文要求(即出题者的意图),切合自己构想的作文的中心,切合体裁要求。 例如: “百度是中国最成功的搜索网站,首页非常干净,只有一个简单朴素的关键词输入框,其余则是大片空白。 不像有的网站首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图片,还有浮动的弹出的小框,躲不胜躲,找东西耗时耗力,徒增烦恼。 简单,是一种效率,一种境界,一种品格,一种修养。 简单是一种潇洒,让人生变得简单。” 根据以上内容,有的学生就拟了这样的题目:《精简人生行囊》《沉静,方为人生大美》《贵在删繁就简》《人生需要适度留白》,一看这几个题目,符合出题者的意图,简洁、干净;题目也正体现学生习作的中心;依题目看体裁,属于议论文。 “简”,就是少,文字尽量做到最简约,单数最好,5、7字最佳,最多也不要超过10个字。 “妙”,就是好,议论文,点明中心论点而又表明立意角度读着耐人寻味的就是好题目;散文,情自然真切景多姿多态哲理氤氲的就是好题目。 例如:我国首款舰载机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成功完成起降试验,举国欢庆。然而,短短十几个小时后,担任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的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却因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殉职,年仅51岁,令人扼腕痛惜。很多网友自发在网络上悼念罗阳,称其“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起飞”。 学生的作文题目:《高度》《中国魂》《抓住时间的手》《最闪的星》《壮烈的死,胜过苟且的生》《缓冲》《抱歉》,以上是议论文。《英雄,一路走好》《人这一辈子》是散文。 二开头:快、力、鲜 “快”,指入题快,通常不超过四行,就必须出现和题目相照应的句子。考场作文,不喜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躲闪,更不喜欢“三纸无驴”的啰嗦。 “力”,赋予开头的文字以权力,让它有统领全文的能力,接下来的文段要向开头看齐,听它指挥。 “鲜”,指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例如 1生命是可贵的,因为每个人只拥有一次;生命是永恒的,因为有价值的人生和有价值的牺牲会泽被后世。 罗阳就用生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壮烈的死,胜过苟且的生》 2生活需要冲,更需要缓冲,不必每件事都做到十分,尽80%的努力就好,剩下20%的力气当做回旋的余地和养精蓄锐的资本。 ——《缓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