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巴金有一篇标题为《灯》的散文,根据第1条和第8条可以看出:“灯”字在文中贯串始终,毫无疑问是起线索作用的;而联系文后的写作时间(第8条),可以得知写作背景为抗战时期,由此看出“灯”这个标题具有双关意义,它暗示“光明与希望”;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的开头有“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的自然环境描写,联系全文可知语意双关,暗示中国极左政治已经成为过去,农民生活开始好转,同时它还渲染出一种令人感到温馨的喜剧氛围。 【例2】艾青的自由体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其开头一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诗中所起的作用可照应第2条方法:为全诗奠定悲苦、忧郁、愤激的感情基调;同时它也是环境描写,作用是:渲染苦难、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压抑愤懑的心理情绪;此外,这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四次,又可照应第6条中的修辞手法——反复,而反复的作用则是用以突出强调某种状态或某种感情,究竟是突出强调什么内容,只要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答案就不言自明。 【例3】恩格斯的演讲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不少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比如:“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正因为这样,所以……”等等,可根据第3条来验证;过渡句中的代词“如此”、“这”、“这样”所指代的内容也可根据第3条方法在文中找到。 【例4】根据第7条分析作家林希的散文《石缝间的生命》,其间所描写的石缝间的小草小花在文中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严酷的生存环境与顽强的生命力进行对比,衬托出生命力的不可扼制,从而深化了本文的主旨;再用第7条方法来分析宋代王安石的五言绝句《梅花》,便可得知答题时一定不能就事论事,诗歌中的花鸟虫鱼和山水树木一般都有人、事方面的寓意,这首诗中的梅花就是用来托物言志的,它象征着作者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 2.文言知识速记歌谣 “词性(词类)”总共十二种, 实词、虚词分两边: 名动形、数量代; 助叹拟、副介连。 文言虚词另有“兼(兼语)”: 盍(何不)诸(之于、之乎)叵(不可),另加焉(于此、于之、于何) “词语活用”别发懵, 词性区别在句中。 名、动、形,可互变, 使动、意动很常见。 名(名词)形(形容词)如若带宾语(作及物谓语), 断定“活用”不迟疑。 “特殊句式”有四招:判断、被动、省略、倒(倒装)。 “语序倒装”记歌谣:一前(宾语前置)、 二后(介词短语后置、定语后置)、 主谓倒(倒装)。 “一词多义”功夫深,做题尤其要留心。 语境语意紧联系,译成“白话”好区分。 “语意关系”有两句, 其实就是找“关联”: 并(并列)、承(承接)、递(递进); 假(假设)、因(因果)选(选择); 另有转折与条件。 “评价人物”要分项, “性格、政绩”是两样。 施动(主语)、受动(被动者)别搞混, 时间、地点要看准。 概括“形象”讲客观, 言简意赅求节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