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交流。在公众场合,要打破内敛低调的行事风格,主动说话,善于接着别人的话题往下说,或者借题发挥,另辟蹊径,引人入胜。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个说话阵地,主动与父母或兄弟姐妹进行语言交流。抢说话,要不怕害羞,也不要怕说错话。从涨红着脸结结巴巴开始,到神定气闲娓娓道来,这当中没有鸿沟,只要坚持在公众面前多说话就会成功。 抢着发言。上课时不放弃每一次举手发言的机会,在老师审视的目光和同学们的关注下,即兴发言是难得的训练机会,不要只说一句,要罗列一个句群,言简意赅表达要说的意思,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提出疑问,说错了,引来哄堂大笑也不要紧,也许一次讥讽会造就一位演说家。 参加论辩。论辩是瞬间智慧的闪光凝聚于口舌之间,不仅脑子反应要灵活,还要口齿伶俐。平时要注意知识积累,厚积薄发,论辩时就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高屋建瓴,所向披靡。论辩要注意语言的冲击力,于舒缓中见锋芒,于狂泻中显冷静,强词夺理,压制反方,始终把握论辩的主动权。 学好逻辑。说话是逻辑思维的口语表现,要练就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学好逻辑至关重要。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在瞬间组织起严密的句群,就像大炮的急速射一样,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斯大林曾高度赞美列宁语言的逻辑性,“好像万能的触觉,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