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家长必读 >

考试焦虑与父母有关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有严重的考试焦虑,该如何克服呢?
    每次遇到考试我都会紧张半天,特别是比较大的考试,以至于各种各样的症状都来了,比如心慌、控制不住脾气、拉肚子。
    这些还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是我一接触书就开始听外界的声音,只要有一点吵(其实在别人看来很小)我就接受不了。虽然还可以学得下去,但是心里想的都已经是那个噪音了。
    到了考试时,会害怕自己集中不了精神,以至于真的就胡思乱想了。我特别郁闷,现在都吃不进东西了!也不想睡觉。
    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变我,我要不要看专门的心理医生啊?
    ――一名焦虑的中学生
    高考和中考都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试焦虑势必将会像往年一样,成为无数学生和家长们共同苦恼的问题。
    考试焦虑,顾名思义,就是现在的或即将到来的考试,引发了当事人极其强烈的焦虑情绪。
    那么,当事人仅仅是因为考试而焦虑吗?
    不!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副主任医师宁布说:“考试焦虑的背后,是学生对不能获得爱与认可的忧虑。”
    广州中山三院心理科的副教授王玲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她说,她处理过多起关于考试焦虑的案例,最后多数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答案:他们之所以出现过分强烈的考试焦虑,都是因为,他们很难获得父母的认可。
    额外的焦虑多来自父母
    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会被我们内化到人格中,构成“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这样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是解答我们许许多多行为的一把钥匙。
    许多父母常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如果不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就不懂得认真学习。于是,他们习惯给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以迫使孩子更认真地学习。这种做法看上去颇有道理,但其实有很多恶果,最直接的恶果是,孩子除了承受学习和升学的天然压力外,还要承受来自父母的巨大压力。于是,他们面临考试时过分焦虑,就不难理解了。
    更要命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系模式,最终会被植入孩子的内心中,以“内在的父母”的方式,继续给“内在的小孩”施加巨大的压力。也就是说,有严重的考试焦虑的孩子,他们那些额外的焦虑,多数都来自现实的父母,或“内在的父母”。
    儿子,你不需要是最棒的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小雷的案例,典型地说明了,考试焦虑是怎么形成的。那天,他来向我咨询说,他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是班长,前不久第一次参加小学考试,语文考了95分,数学考了99分,总成绩在班里排第10名左右。
    我这位朋友对儿子这个成绩挺满意,但小雷自己非常难过。他对爸爸说:“我是班长啊,我应该考第一,才对得起这个位置。”为了抚平儿子的焦虑感,他给儿子做了许多思想工作,但儿子仍然处于强烈不满的状态,甚至觉都睡不好。
    “你对儿子要求高吗?”我问他。
    “不高,”他回答说,“我觉得儿子这个成绩挺好的,毕竟他只是因为马虎丢的分,这不算什么,小孩子马虎一点很正常。”
    我让他描述一下,他常常对儿子说哪些具体的话。
    “我说得最多的就是鼓励,我常对儿子说,你是最棒的。”他说,“每次儿子听到我这么说,他都是很开心,但这次考试后,这句话不顶用了。”
    “自然不顶用了,因为你儿子已经发现,他不是最棒的了。”我对他说,他这样的话,就是问题所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说,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与认可,不是简单的夸奖或鼓励,而是无条件的接受,即父母对孩子表示,不管你优秀不优秀,我们都会无条件地接纳你,爱你。得到这样的接受后,一个孩子就会非常有安全感,同时也会特别自爱、自信。
    我对他解释了这一点,并建议他回去对儿子说,不管你学习好还是不好,老爸和老妈都会一如既往地喜欢你接受你。他答应试一试。
    结果,第二天,他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问题的确出在这里,小雷听了他那番话后,立即松了一大口气,不再对自己的成绩耿耿于怀了。
    可怕的“天花板效应”
    几年前,宁布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以女儿为荣,因为女儿不仅乖巧懂事,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女儿不在时,她会对别人拼命夸女儿,但女儿一出现,她就会百般挑剔。她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女儿骄傲自满。
    现在,宁布又见到了这个朋友,一说起女儿来,她就只有愤怒和无奈了,原来女儿已成了一个小太妹,不仅学习毁了,而且还常和一些“坏男孩”交往。
    这个结果不难预料,因为她女儿看自己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妈妈的期望,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心理学有一个术语:天花板效应。意思是,如果我们把门槛设到天花板那么高,让别人怎么都爬不上来,那么他们最后就不会再努力了。
    所以,父母要多夸奖孩子。但我前面提到,即便夸奖都未必是好事,因为最好的动力不是来自现实父母或“内在的父母”的鞭策,而是来自于“内在的小孩”。
    无条件的接纳才是答案
    “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主要在童年形成。在一个孩子的人格中,到底是“内在的父母”占主要力量,还是“内在的小孩”占决定力量,主要取决于孩子童年时父母对待他的方式。
    宁布说,孩子小时候很容易顺从父母的愿望。因为他们认为,只有顺从了父母的愿望,他们才能获得父母的爱。从这个角度而言,父母很容易控制孩子,从而将他们所渴望的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不担心孩子成为一个仅仅知道学习压力,而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的孩子,如果父母不惧怕孩子以后患上考试焦虑症,甚至患上的强迫症,那么他们最好在孩子的3~6岁期间就实施这种压力。
    可以说,任何塑造孩子的巧妙方法都不如无条件的爱。真正伟大的父母,会对孩子表示,无论你优秀不优秀,无论你成功不成功,做父母的都会一如既往地接纳你爱你。
    有了这种爱的保证,一个孩子就会获得自由,会充分地享受学习。学习会带给他充分的乐趣,遇到重大的考试,他也会有焦虑,但那是正常的焦虑,而所谓的病态的考试焦虑,就极少会出现在他身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