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人际交往适应 1、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识增强,依赖性减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2)同伴需求增强、师长需求减弱,容易产生同伴交友心理。3)心理封闭增加,心灵开放减弱,容易产生自我封闭心理。最常见的表现是心里有秘密,心里有话不愿意和家长说。 2、关注孩子的同伴交往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了解孩子愿意和谁交往?好朋友是谁?好朋友有无不良嗜好?有哪些交往困惑?是否孤独不快?给孩子适度的交往空间 (1)心理健康靠朋友 孩子在学校最大的快乐是有同学一起玩,最大的烦恼是没有人和他玩。对不良情绪学会合理宣泄。 (3)青春期异性交往: 1)先入为主—对孩子的青春期困惑不回避 —性教育肯定利大于弊,把握好性教育的原则: (1)适时: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 (2)适量:性教育的内容多少要合适,点到为止。 (3)适宜:性教育内容和方式符合中国国情 (4)适度:性教育内容的深浅要有度,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只需讲到他能够理解的程度就可以了,不过深也不过浅。 —告诉孩子异性交往的原则 (1)明度:与异性交往光明正大,光明磊落。 (2)广度:与大多数同学交往,多参与集体活动 (3)适度:健康、正常的交往 2)预防为主——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预防无事生非,将早恋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 —时常用一些具体事例与孩子共同分析利弊、得失,学会理性控制感情。 —给孩子以无条件积极的关注,给孩子以心理安慰与情感满足。 —警惕可能发生的性侵犯,不但防备陌生人,目前发现性侵犯更多的发生在熟人之间。 3)顺其自然——学会等待,学会接纳 对已经热火朝天恋爱的孩子,只能等待他或她自我醒悟,俩人自己发现对方的缺点而撤出,有宽容的心接纳孩子的选择,防止由于逆反心理加速二人的恋情向纵身发展,防止其它恶性事件的发生。 4、家长与老师的联系:多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和班级的表现,避免学校、家里不一样,造成双重人格。 家长见到教师五问: 1)平时表现怎么样? 2)课堂听课怎么样? 3)作业完成情况如何? 4)学习成绩如何? 5)与同学关系如何? 6)我如何配合老师督促、辅导孩子的学习?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那父母双亲则是这件工艺品的雕塑家,要想塑造出好的工艺品,雕塑家必须具有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技艺及对美的鉴赏力,让我们把家教当成一门艺术去研究、去实践,将今天的孩子塑造成明天祖国的栋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