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我们乘坐小车上歌乐山。在山麓见一石住,上有直书四大字“宽仁医院”,下题“林森”,字皆红色,厚重端凝。歌乐山不太高而林茂。不久行至山顶,则无宽路,惟有石梯。登上两百多梯处,见一座下宽上锐的天然石柱,上写“渝州一柱”。其下巨石参错,可以坐息。我们息坐甚久,近观林国,远望渝城,觉尘襟为之一浣。山顶有寺,正在修葺之中,未去。 下得山来,回到林园,又看了林森先生当时居住的一幢房屋,现在保护得很好。房屋为黄色,与青山绿树相映益美。 我归坐室内,大开门窗,风雨之声,松栝之影,聚于一楼。我将乘当晚之火车返成都。在此欲别来别之际,慨然拂纸试笔,写出了《谒林森先生墓》七言律诗一首,以敬先贤而赔来哲,并寄吾弟于阳明山。诗曰: 甲申七月葬高岑,松柏千重志寸心。 五木先生诚善士,一山歌乐有遗音。 青峦净沐渝州雨,花树香留客子襟。 岭上云横思我弟,当年曾访翠微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