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尽管文章至今没写出来,而索溪峪的景色,却时常萦回于我的记忆之中。在攀登那巍峨雄伟的长白山时,我想起过它;在穿越那关东山的茫茫林海时,我想起过它;因大连棒棰岛海滨浴场游泳,望着那水天一碧,浩瀚无边的大海时,我想起过;在二道白河的深夜里,与同行的朋友们天南海北的聊天时,我想起过它;并且一再地带着自豪的神气向同行们讲叙过它,夸耀过它。以至使得朋友们开玩笑的说我是“迷上了索溪峪上,总是忘不了索溪峪”。 是的,怎么能不着迷呢?又怎么能够忘记它呢? 我想念任何一个到过索溪峪的人,只要他有一点儿审美感受,这就一定会把这个无限美丽的地方,永远地印在他的记忆之中,并会经常浮现出它那有着无限魅力的影子,感到极大的满足。 尤其是那十里画廊。 啊,画廊,这名字实大是好,真不愧是画廊。你沿着那流水潺潺弯弯曲曲的山溪向上走去,你会惊讶地看到,一路上,两边青峰高耸,绿树如云。人走在这两山夹峙的山谷中,就象走在一条幽深的小胡同里似的,仰头向上望去,上面是一线蓝天,两边是无数青峰。这青峰,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千姿百态,美妙绝伦。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色,一座有一座的姿态。它们有的象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象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象摩天大楼,有的象中世纪城堡,有的双峰插云,象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特,象一支长长的长箭。……好看极了。我实在惊讶:天公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化无穷、美妙绝伦的景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每一座青峰,就是一幅绝妙的好画,优美的好诗。这十里画廊的两边,就是这无数的画,无数的诗。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啊,朋友,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你怎的能不着迷,能不陶醉呢? 热情而谦逊的主人——慈利县的李县长、王副县长,一再地要我们为两旁的这些山峰起个名字。因为这儿还是一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瑰宝。由于过去很少有人来过,所以那高耸于原始森林之上的一座座千姿百态的青峰,还未有自己的名字,所以主要要求我们根据这山峰的形状,给它命名。可是,这命名,也实在太难了,我前面说过: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这山峰是那么美丽多姿,而且从不同的角度望去,就有着不同形状,那里能找得出恰当的名字来呢。而且,弄不好,还会贬低甚至丑化和歪曲了它们。比如有的山峰,有人叫它什么“猪八戒背媳妇”,什么“娇女气母”,什么“猫戏鸡”,什么“狗跳岩”等等,不是俗不可耐,就是牵强附会,不但表现不出它的特征,形容不出它的神,反而贬低了甚至于丑化了它们,实在是大煞风景,这样的名字,还不如没有的好。说起来难,大自然的美,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名词可以比喻得恰当的。更何况人们的审美趣味不同,感受也不同,所以还不如让人们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自由地发挥他们各自的想象力的好。当然,我并不反对一切命名。好的命名不但需要,而且能增加景物的魅力和人的审美趣味。三峡的神女峰即是如此,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我们同行中一、二十个人,竟然没有一个人为这些山峰,留下个什么名字。因为谁都不愿也不敢不揣浅陋去往这美妙绝伦的山峰上涂鸦。也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山峰实在是太多了,也不象别处的山,只有寥寥的几个山峰。就说黄山吧,顶多也不过“七十二峰”(那还是夸大了的说法),而这儿,却有着几千座山峰。它简直就象树林似的,密密层层,重重叠叠,形成了一片苍苍茫茫浩瀚辽阔的峰海。在这数不胜数的众多山峰,谁能想出那么多恰如其分的名字,又谁能够记得住这多如繁星的名字呢?朋友,你说是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