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知识点总结 > 写作 >

2016年中考作文满分作文赏析:得民心者得天下

http://www.newdu.com 2018-11-24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得民心者得天下
    悠悠中华五千载,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辉煌,为后人所赞颂。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段辉煌之中,都毫无例外地闪现着一个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烨……他们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统治着不同的时代,可他们却印证了同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项羽都是名载史册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霸业,后者却无奈乌江自刎,这难道真如项羽所言"此乃天意"吗?不是,刘邦项羽二人相比,项羽比刘邦更有才能,但项羽他恃才傲物,很少与属下谈心沟通,一意孤行,又兼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最终走向了灭亡。相反,刘邦没有突出的个人才能,但他善于听取各方良言,身边谋士极多,常常与他们交心倾谈,上下沟通,月下千里追韩信就是明证。因此,他可以"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最终成为楚汉之争的胜者。
    时间又过了几千年,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一位历史伟人--康熙皇帝,他有着比刘邦更为出众的才华,有着比项羽更为强健的体魄,有着比铁木真更为勇猛的军队,照说他可以安安稳稳的坐上龙椅。但是,他却遭遇了关内百姓的强烈的反抗,只因为他是满人,而他治下的却大多是汉人。在汉人的眼中,他永远是夷人,是外来者,因此,各地的反清斗争不绝,这也成了康熙的一块心病。但是,他从未想过使用武力让汉臣服。一次,他去长城察看城墙的毁坏情况,面对早已破落的长城,有的大臣认为要加固,以防来袭,但康熙却坚定地说:"我要修的是百姓心中的长城,这比真正的长城坚固好几倍!"是啊,这是明君的抉择,他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后来,他多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无数百姓,终于使百姓臣服,成为一代明君。
    "以史为镜,可以知古今。"纵古观今,我们不难看出:成就大业,一统天下,与老百姓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点评】这是一篇史论性文章,文章论证的中心论点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选汉高祖和康熙帝的史料与主题十分贴切,紧紧围绕"沟通"这一主题,足以令人信服。再者,本文语句流畅,思路敏捷,历史材料可谓信手拈来。考生以时间为序,空间跨度极大,从西汉写到了满清,一气贯通,自然天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