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18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之星期日的校园

http://www.newdu.com 2018-11-2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星期日的校园
    ①星期日的校园应该是静静的,像散场后的电影院,下客后的轮船。
    ②这个星期目的上午,我领儿子到邻近的华东师范大学去踢球,大出我的意料的是校园里人来人往的,树荫下的石凳上坐的是一些家长一样的人们,而教室里则坐满了学生,___大学生,中小学生。
    ③儿子没有玩伴,我就充当了足球运动员,娘儿俩一脚来一脚去的,半个小时以后,我就顶不住了。恰恰这时,下课铃响了,一群大孩子从教室楼里涌了出来,我问一个男孩都上些什么课?他回说,不知道!我想,他是烦透啦,我邀他跟我儿子踢球。他说,不行,我一踢,就很远的,可等球滚到他脚边时,他抬脚一踢,球没滚两下就停住了。这孩子显然不擅长①运动,(另外又有几个男孩对我们的足球感到了兴趣,可大都有些羞涩②,期期艾艾③的,进入得很缓慢,一点没有男孩的骁勇④.我不知道是该为他们的彬彬有礼感到高兴还是惋惜。
    ④一会儿,上课铃又响了,孩子们又像潮水一样退得干干净净,儿子只好和两个刚刚会走路的双胞胎兄弟踢了。
    ⑤家长们仍在等待,站着聊天的,坐在草地上看书的,都有。我问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年轻的妇女,你的孩子多大了?她说,小学五年级。
    ⑥他来上什么课?
    ⑦语文、数学、英语。
    ⑧为什么都要学?
    ⑨想让他考重点中学。
    ⑩语文学什么?
    (11)作文,从四年级起,他们就是隔天一篇作文。
    (12)那比专业作家还写得密,他有时间去观察,去阅读,去思考吗?
    (13)哪里有?一天的时间都是毫分克数算好的。我们五年级的时候已经读《红楼梦》《三言二拍》,他呢,连童话也没有看过多少。
    (14)下午能休息吗?
    (15)不行,我们还要到老师家去学书法,每个星期天,我们都是早上七点出门,从西康路赶到这里,中午就在外面吃一点东西。他学书法也有两年多了,将来竞争激烈,总是多一样本事好啊。
    (16)正说着,她指着我的儿子说,他也只有现在可以玩玩,明年四年级就要写作文了。
    (17)若真的是隔天一篇,那真是恐怖啊……
    (18)正聊着,下课铃又响了,这位母亲立即中止谈话,忙着去找儿子了。
    (19)我知道,星期天来这里上课的还有初中的学生,都是他们的父母为了将来而替他们做的未雨绸缪⑤的安排。
    (20)普通人对生活的郑重是令人感动的,天地日月的转动就是靠着这样的虔诚才保有了一种定力,只是,他们会不会因为过于朴实而变得[病急乱投医]呢?
    【注释】
    ①擅长(shàn cháng):在某方面有特长。
    ②羞涩(Sè)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③期期文艾:形容口吃,说话不流利。
    ④骁勇(xiáo):勇猛。
    ⑤未雨绸缪(chóu mǒu):绸缪,修补、捆绑。趁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思考练习】
    1.②段中空缺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A.不是……而是……B.既是……又是……
    C.是……而不是……D.不但是……而且是……
    2.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指明本体和喻体。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问一个男孩都上些什么课?他回说,不知道!"这样回答的原因是:()
    A.这个男孩不懂文明礼貌。
    B.这个男孩见了陌生人不想回答。
    C.这个男孩怕麻烦不愿回答。
    D.星期日要上课,男孩心里烦透了,以不回答作无声反抗。
    4.③段中加"( )"线的句子如何理解?"有些羞涩、期期艾文""缓慢""没有男孩的骁勇"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6)段中加点的词"现在"指什么时间?"四年级就要写作文了"一句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段中的"病急乱投医"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9)(20)段中加点的"他们"指代对象一样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的体裁是什么?_______。
    9.文章最后两段((19)(20)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_______。
    10.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内容的是:()
    A.反映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B.学生负担过重,连星期天也不能休息。
    C.单纯追求升学率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主要因素。
    D.为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不高和不擅长运动而感到惋惜。
    总结:本文深刻的内涵。文章记的是作家星期天陪儿子去华东师大踢球这样一件普通的生活琐事,但是想揭示当今社会中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