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文言文 >

2010中考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上枢密韩太尉书

http://www.newdu.com 2018-11-2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升斗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解释下列词语。
    1、执事:            2、生:            3、好:            4、气:
    5、然:              6、养:            7、致:            8、浩然:
    9、宏博:            10、乎:           11、称:           12、故:
    13、疏荡:           14、奇气:         15、岂:           16、尝:
    17、充:             18、中:           19、溢:           20、见:
    21、有:             22、游:           23、自广:         24、陈迹:
    25、遂:             26、汩没:         27、故:           28、故都:
    29、恣:             30、慨然:         31、宫阙:         32、仓廪:
    33、池:             34、苑囿:         35、巨丽:         36、秀伟:
    37、冠:             38、恃:           39、惮:           40、发:
    41、入:             42、出:           43、志:           44、故:
    45、愿:             46、光耀:         47、大观:         48、通:
    49、向:             50、禄:           51、幸:           52、赐:
    53、优游:           54、益:           55、治:           56、苟:
    57、辱:             58、幸:
    二、翻译下列句子。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向之来,非有取于升斗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二、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虽意在求见,却以论"气"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开头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他想到什么?
    在苏辙看来,写好文章的关键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
    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采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你对"文者气之所形"一句的理解。
    请结合你自己学写文章的体会,试谈谈你对苏辙"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认识。
    第一段中作者以孟子和太史公为例,谈到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你认为他们两人养气的途径是否相同?请谈谈理由。
    除第一段作者所说外,你认为写文章时"养气"的方法还有哪些?
    第二段写了作者              和              两个时期的学习(养气)经历。
    第二段中,作者"决然舍去"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作者到京师后所见的"翰林欧阳公"即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
    文章《                  》。
    第二段作者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第三段作者写所见山之"高"、水之"深且大"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说自己"向之来,非有取于升斗之禄",是为了表明自己                。
    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
    本文作者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另七人是                           。(任意写两人)
    上枢密韩太尉书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