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文言文 >

2010中考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爱莲说

http://www.newdu.com 2018-11-2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蕃:2、染:3、濯:4、妖:
    5、亭亭:6、植:7、亵:8、鲜:
    9、宜:
    翻译下列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的句子分别有什么寓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本文以正面衬托莲,以来反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3、作者把"菊"比喻成"隐逸者",是指的人,把"牡丹"比喻成"富贵者,是指的人,把"莲"比喻成"君子",是指的人。
    4、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它借赞美来歌颂
    ,表现了作者。
    5、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6、作者在第1段中从、、等方面描写莲的可爱形象,用莲来象征。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8、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爱莲说》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