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初三历史经济特区

http://www.newdu.com 2018-11-2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初三历史经济特区
    12、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3、日本因为善于学习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① 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② 积极引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③ 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14、从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提示:努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改革开放,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平发展,反对战争。
    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4)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此后经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工具。
    影响: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4、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后来飞机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5、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 6、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十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猛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
    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时间:1914—1918
    4、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5、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以此事为借口,挑起战争。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的爆发原因是帝国主义想重新分割世界,争取世界霸权。“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
    9
    第二十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2、 美国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他正式注册的发明达到1300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一生有近两千项发明,其中最著名的有电灯、留声机、碱性蓄电池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