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三生,面对庞杂的知识点,如果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笔记梳理归纳,越往后复习越找不到头绪!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上只有45分钟,老师讲的内容又很多,要想全都记住,除了用脑子以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工具——课堂专用笔记本,记下老师讲的提纲以及重点内容,以便课后复习。 其实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整理过课堂笔记,但是很遗憾,90%以上的同学其实不会做课堂笔记,典型的有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类型:老师的录音机,很多学生只记不听,成为老师的录音机。 第二类型:老师课堂的板书,全班一样。 第三类型:课堂笔记记到了书上又不经常翻看,还不如不记。 课堂笔记技术要求三点一线:“三点”是指听课要抓“重、难、疑”点;课上老师提出的难点、重点、疑点,要求学生在下课后用一分钟时间标出疑点;“一线”是整理昨天的知识和今天的关系。 色笔区分:三种不同颜色笔区分三个点。 预留空白:学生听课时以听为主,课堂笔记要记成大纲类型的笔记,给课后整理留空白,给初三留空白,中考秘笈“一轮复习抓笔记,二轮复习抓错题,三轮复习抓归纳”。 一轮复习抓笔记 此处的抓笔记重点在整理,整理需要两件事:笔记与错题。 如果之前有非常好的课堂笔记习惯,此时完全可依靠笔记进行复习与备考。笔记记录的是课堂的重点、难点与疑点,随着学习时间的推进,同学必定会慢慢吃透这些知识点。所以在复习时要将笔记重新翻看与梳理,划分哪些知识点已经完全掌握、哪些仍需要加深理解、哪些尚一知半解。这样便会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做减法,使的学习更高效。 整理错题本时要把原题和错解都抄上,要前一天的错题和当天30分钟作不出来的题,记录在错体本上。周末的时候做错题分析,做两件事情: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法。平时做作业禁止做一道题花30分钟,而周末花3小时也要自己解。因为作业主要完成孩子的应试能力,而错题本主要完成查、缺、补、漏。 二轮复习抓错题 绝大多数初三学生二轮复习抓不起来。做完一轮复习后,他们都变成聋子和瞎子。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哪没学好,如何复习?所以错题本相当于飞机的导航灯,指明前进的方向。错题本能够指引自己查缺、补缺。 三轮复习抓归纳 文科积累呈层状,分类整理看数量。理科整理呈树状,正确习题练思路。文科学得好的孩子,数量感很强,积累越多,作文越好。 所以,记课堂笔记已经成为一种高效学习方法。做笔记可谓是最有效的听课与学习方法,会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不记笔记只能记住20%的内容。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如果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笔记,就可弥补容易遗忘的不足。 笔记需记七大内容:学生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 1.老师列出的提纲,学生应该很清楚地知道,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所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下,所以只需记下老师列出的提纲; 2.老师强调的重点; 3.课本上没有而是老师补充的内容; 4.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 5.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 6.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 7.记总结: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记课堂笔记的五大技巧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能够看清;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用不同颜色的笔,比如一般的内容用蓝色笔记,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等用红色笔记,以便日后复习。 如何利用课堂笔记学习? 1.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对着笔记在脑海中回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包括每一个细节,实在想不起来再看笔记。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减缓对知识的遗忘程度; 2.要结合课后复习做好笔记整理工作:补充笔记中省略的部分,将简化符号复原,对重点部分要核实,将未听懂部分弄懂,使笔记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 3.经常对照笔记,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便于运用。 现在的初三生,有的已经开始复习了,要养成从复习的时候就做笔记,让书越读越薄,将考点印在脑海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