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咀嚼试题的“语文味”

http://www.newdu.com 2018-12-05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咀嚼试题的“语文味”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浙江省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 夏成钢
    一、试卷特色
    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坚持开放,放而有度,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具体表现为6个特点:
    ①试题命制指导思想明确,体现出三个符合(教育部有关精神、大纲和《课标》要求、学生实际)
    ②主题立意鲜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弘扬传统美德,教育性强。试题贴近生活,关注学生差异,体现了科学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教育作用。
    ③试题设计突出了能力立意原则,突出应用与实践,注重能力迁移,重在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整体感知、理解领悟能力,以及抒写真情实感和有创意的表达能力。
    ④重视学生发现、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
    ⑤试卷结构简约合理,题量适中,题型灵活多样。
    ⑥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详细具体、操作性强,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体现人文关怀。减少了主观性试题评分的误差。
    二、评卷分析
    全卷由积累和运用、阅读(包含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共设置20个小题,全卷涉及20多个知识点。
    答卷情况:
    1.积累和运用部分:由5道题组成,分值32分。
    积累与运用稳中有变,无论是题型还是试题内容,都有不少新颖的地方。如试卷中提到了即将在绍兴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涉及到了其徽标含义;学生在这部分的答卷总体得分良好,反映出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注意规范书写,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等;二注意积累,积累时能分类,能按题干要求回答;三是表达能力较好,能简明、清晰、顺畅地表述观点。
    2.“阅读”部分。共提供4个阅读材料,设置14个题,分值58分。
    (1)现代文阅读(一)采用对话问答形式,通过这样的问答交流,给考生一种亲切感,本篇阅读设置2个大题共四小题,分值20分,大多数得分在8—16分间,失误主要是学生缺少对作品赏析的知识和技巧,不知如何答题。
    (2)现代文阅读(二)共4个题,分值13分。从答题总体情况看,失分较少,有得满分的情况,大多数在8—12分间。
    (3)文言文阅读,共8个题,分值25分,总体得分率不高,得分几乎都在14—22分间。失分原因主要是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部分考生读不懂文段或理解有误,因而很难准确概括情节和作者的观点,也因而感悟不出心得体会。
    3.“作文”部分,主题式作文,《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这题目旨在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用几件事情来表达真情实感,通过积极的立意,从而感悟人生。从答卷看,多数学生或是缺乏文体意识,出现许多文体杂样的“四不象”作文,或是学生审题能力差,或是缺乏真情实感,杜撰、仿写、克隆现象严重,或是语言贫乏,知识面、生活面狭窄。
    三、试题革新
    (一)考查内容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知识。加强语文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①“积累运用”
    ②加强对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课改精神。试题增强开放性,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自己看法的空间。
    ③关于修辞方面:掌握常用修辞方法,并熟练运用表达。
    ④关于文学常识:要了解大纲与课本中规定的文学作品,考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熟悉程度。
    ⑤关于诗词名句:要求不仅能准确记忆写出,且能运用格言名句进行交流表达。
    ⑥关于口语交际:按照提供的语言条件(情景、对象等)进行口语表达,注重于综合能力的考查。
    (二)“阅读”
    文言文阅读方面:考查内容“言”“文”并重。知识点范围:a.了解常见实词(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b.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c.理解文言文(归纳要点,概括内容,领悟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简析结构和表达特点);d.探究、解读较复杂文言句子的含义;e.学生灵活运用文言文知识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方面:在阅读题中,一改往日让考生总结文章意义或回答有关语法含义等“传统”,而是采用了主题阅读语段,通过网络帖子的形式,给考生一种亲切感。注重对学生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尤其重视考查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时,能质疑,能提出问题,有新发现、新感悟,重视考查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体现课标精神,张扬个性。
    (三)“写作”
    作文采用半命题形式,重视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重视有创意、有特色的积极表达,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2011年中考命题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继续增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创新性,遵循新大纲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加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体现基础性、应用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将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对教学和复习的策略
    (一)教学策略
    1.认真学习掌握新大纲的要求,领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用新课标精神切实指导初中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把教学重点放到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上来。
    2.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语文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但不是只讲知识。要把能力培养、提高语文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4.要重视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5.要作一点同类题材、体裁的课文进行比较教学的尝试。
    (二)复习策略
    1.认真研究历年中考试卷,把握中考改革趋势。
    2.要重视对探究型、创新型等新题型的研究和训练。
    3.加强对开放性题型的研究和训练。
    4.精选习题、精编练习,查漏补缺,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五、在今后中考语文复习中的几点思考
    1.认真研究浙江省中考考纲,明确考试内容,题型结构,考查的重点及难点。
    2.在教学中,恰当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既忠实于教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要高于教材,教师应注意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率。
    3.以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为主线,使学生获得扎实的语言基础,认真研究中考各题型,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解题技能。
    4.采用集中与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分析、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5.总结以往考试复习的经验得失,提高复习工作效率。
    总之,通过对2011年中考试卷的评析,使我受益非浅,原先让我困惑的问题,在试卷分析中得到了答案,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认真探讨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复习策略,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