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中考题型与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18-12-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中考题型与解析
    湖南省宜章县九中 李红明
    一、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理解: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即易失电子),越靠后的金属活动性越弱(即难失电子);位于H以前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具有氧化性的酸除外)溶液的H,产生H2;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即“前置后”)。
    3.注意:K Ca Na太活泼易与水反应,不与酸、盐发生置换反应;铁与酸、盐发生的置换反应中,产物是亚铁盐(Fe2+)。 
    二、题型与解析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活泼的易反应,一般以化合物存在;不活泼的难反应或不反应,有的以单质形式存在(如Ag Pt Au);注意:Al 、Zn易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可以防锈。  
    题1.(2007年山东)下图中不同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主要因素是(  )
     
    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延展性    D 地壳中金属的含量
    解析:A,金属的化学反应——金属的活动性。 
    题2.(2007年河北)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
    A 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 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C 古代的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解析:D,铝表面易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可以防锈,所以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2、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酸——盐+H2;反应快慢的顺序(即活动性顺序)Mg Al Zn Fe;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多少的顺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价有关)Al Mg FeZn(等量酸消耗金属质量少多的顺序);有如下图像、金属与H2的质量关系:
    
 
    题1.(2008年汕头)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解析:(1)看走势,越靠纵坐标,反应越快,活动性越强,所以是Y>X>Z.(2)化合价相同,金属质量相等完全反应,根据金属质量与H2的质量关系可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H2质量越小,所以是Z >Y>X。
    题2.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30 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共放出1 gH2,试判断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     Zn 和 Mg; B.Fe 和Al ; C.Zn 和Fe ; D. Fe和Cu
    解析:B。对照金属质量与H2质量的关系,则位于铁与锌之间,前面的产生H2多,后面的产生H2少,所以产生多的与产生少的(或不产生H2的)混合,即ACD可能。 
    题3.(2008年青岛)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_____________的一边。
    解析:根据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多少的顺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价有关)Al Mg FeZn(等量酸消耗金属质量少多的顺序);天平仍保持平衡,即产生H2质量相等,消耗金属质量多的没有剩余——铁;天平失去平衡,即产生H2质量不等,指针偏向产生H2少的——铁。
    3、金属与盐的反应
    反应条件:盐是溶液,“前置后”;注意:越活泼的金属,越先反应;越不活泼的金属,越先被置换。
    题1.(2008年南通市)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解析:由题意知Mn比Fe活泼,C反应不发生。 
    题2. (2008年三明市)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和Zn(NO3)2的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
    A.Ag、Zn         B.Ag          C.Zn      D.Ag、Fe
    解析:B.活动性强弱是Zn>Fe>Ag,所以铁置换出银,不能置换出锌。 
    题3.(2008年烟台市)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解析:B.铁比铜活泼,铁反应完后,铜才反应,所以少量固体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溶液一定有FeCl2,无FeCl3,可能有CuCl2。注意:若有铁,则无CuCl2,即反应后,不再有“前置后”。 
    题4. (2008年宜昌市)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             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
    解析:A和B。一定有反应: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可能有反应:Fe+H2SO4==FeSO4+H2↑,不能确定CuO、Fe、H2SO4是否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固体一定有Cu,可能有CuO、Fe,滤液一定有FeSO4,可能有CuSO4、H2SO4
    4、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方法一、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金属比H活泼,反应越剧烈,则越活泼;不反应的金属为于H之后。方法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
    题1. (2008年攀枝花市)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X
    

    Y
    

    Z
    

    W
    

    盐酸
    

    √
    

    —
    

    —
    

    √
    

    Z的硝酸盐
    

    

    √
    

    

    

    W的硝酸盐
    

    √
    

    

    —
    

    

    解析:A.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判断,综合得X>W>H>Y>Z。
    

    

    X
    

    Y
    

    Z
    

    W
    

    盐酸
    

    √
    X>H
    

    —
    H>Y
    

    —
    H>Z
    

    √
    W>H
    

    Z的硝酸盐
    

    

    √
    Y>Z
    

    

    

    W的硝酸盐
    

    √
    X>W
    

    

    —
    W>Z
    

    

    
    题2.(2008年黄冈市)如图所示是X 、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Y>Z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镁,则Z可能是铁
    解析:C。看图,X反应、Y和Z不反应,则X活泼、YZ不活泼、不能确定YZ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实验。 
    题3. (2008年黄石市)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可以选择的方案是(    )
    A. ①或④      B. ①或②      C. ②或③      D. ③或④
    解析:A。②不能确定Fe与Zn、Cu的活动性强弱,③不能确定Fe与Cu的活动性强弱。设计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案,一般思路是:首先排序,如本题 Zn>Fe>Cu;然后选择试剂实验,方法一、取中间的金属(Fe)分别放入前后金属的盐溶液里(ZnSO4 、CuSO4),方法二、取前后金属(Zn、Cu)分别放入中间金属的盐溶液里(FeSO4),方法三、若是两种活泼金属与一种不活泼金属,则可取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或盐酸)里,方法四、若是一种活泼与两种不活泼金属,则取前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或盐酸),取后两种之一放入另一金属的盐溶液里。如下一题选C. 
    题4.(2008年河北省)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5、应用于判断非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置换反应的规律一样,把握“前置后”,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
    题1.(2008年烟台市)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12+2NaI=2NaCl+I2      (B)I2+2KBr=2KI+Br2   
     
    (C)Br2+Na2S=2NaBr+S↓    (D)C12+K2S==2KCl+S↓
    解析:①C12> BrI2 >S Br2> I2,所以C12>Br2>I2>S;②(B)。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