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化学中考试题选择题汇编──自然界的水 江 苏 赵美荣(供稿) 1.(北京市)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北京市)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H2O C.CO2 D.H2O2 3.(南通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4.(泰安市)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5.(无锡市)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末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7.(福州市)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A. 分子间隔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质量增大 D.分子体积增大 8.(雅安市)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9. (达州市)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10.(巢湖市)2011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11.(临沂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2.(南通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13.(湛江市)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14.(乐山市)“山水乐山”,“水”是乐山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爱乐山,就要爱护乐山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以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 15.(襄阳市)下列认识和行为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C.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16.(襄阳市)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7.(荆门市)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水电解的反应是一个分解反应 C.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a+b)L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18.(日照市)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1)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4)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1)(4) B.(2)(3) C.(1)(2) D.(3)(4) 19.(宜昌市)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蒸馏水 C.空气 D.生铁 20. (福州市)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1.(重庆市)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22.(淄博市)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23.(陕西省)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24.(威海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从显微镜下观察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已经成为可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从科学预测分子原子的存在,到真实看到分子原子,科学研究是一个大胆假设、实践验证的过程 B.分子间有间隔,固体中分子排列是有规律的 C.分子是由更小粒子构成的 D.分子是有外壳的实心球体,通常情况下静止不动 25.(大连市)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26.(天津市)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27.(百色市)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8.(百色市)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C.水不能作溶剂 D.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29.(咸宁市)201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未来之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C.生活中通过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水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营养素之一 30.(泸州市)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