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实际生活中的化学计算例举

http://www.newdu.com 2018-12-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实际生活中的化学计算例举
    四川省通江县第二中学 母平昌
    近年来许多地方中考化学计算题素材源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鲜活”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到学化学有益,化学能服务于社会生活,也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新课改思想。下面实际生活中化学计算举例解析:
    一、运用化学计算判断有关产品伪劣问题
    [例1]2004年,安徽省阜阳地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劣质奶粉制造商为牟取暴利,大大降低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导致食用这种奶粉的众多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乃致死亡。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国家标准为:每100 g婴幼儿奶粉中含12g~15 g蛋白质。其测定方法是:奶粉经系列反应生成氨,由氨计算出氮,再由氮求出蛋白质的质量(蛋白质含氮按16%计算)。今有一袋从农村市场查获的奶粉,取样品100 g,反应后生成的NH3和15 g 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2NH3+H2SO4==(NH4)2SO4],试通过计算判断这袋奶粉是否属于劣质奶粉。
    解析;样品100 g生成的NH3质量为:[34 ×15 g ×19.6%]/98=1.02g,氮的质量为:1.02g ×(14/17)=0.84 g,蛋白质的质量为:0.84 g/16%=5.25g,因为5.25 g<12g,所以这袋奶粉是属于劣质奶粉。
    [例2]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尿素产品,经测定,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杂质不含有氮元素),按规定,产品中含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为95%以上为一级品,试根据计算判断该厂所生产的产品是否是属于一级品?
    解析;设尿素产品质量为m, 尿素产品中含尿素的质量分数为x
    
    解之,x=90%
    90%<95%,该尿素产品不属于一级品。
    二、运用化学计算解读有关商品标签问题
    [例3]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右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1)“VC”中含有     种元素。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则每天至少服用    次;
    ②当“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则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       g。
    (3)取2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     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表明“VC”受热时易被破坏,那么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解析:(1)三;(2)①60mg/(100mg×10%×2)=3,②1000 g×(60mg/120mg)=500 g;(3)酸,炒菜时间不要过长(或能生吃的尽量生吃等)
    [例4]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因此,每日必须摄入适量的钙。右图是某补钙商品的部分说明,请回答: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按说明服用,每天至少可补充钙元素_______g。
    解析:(1)40%;(2)0.6g×1×2×40%=0.48g
    三、运用化学计算分析有关食(药)品安全问题
    [例5]铁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正常人每天应补充14 mg左右的铁,其中大部分来自于食物。如果全部通过服用含FeSO4·7H2O的片剂补充铁,则每天约需要服用含_________mg FeSO4·7H2O的片剂。
    市场上某硫酸亚铁片剂,其中Fe2+的含量为16.0%。该片剂中的Fe2+在空气中易变质,国家规定该片剂中Fe2+变质超过10.0%即不能再服用。为检验某药店出售的硫酸亚铁片剂是否失效,取10.0 g该片剂经测定含Fe2+ 1.52 g。通过计算说明该片剂是否能服用?
    解析:14 mg /(56/278)=69.5 mg;[10.0 g×16.0%-1.52 g /(10.0 g×16.0%)]×100%=5.0%<10.0%,说明该片剂能服用。
    [例6]家用食醋中所含醋酸(CH3COOH)质量分数的合格值在3%~5%之间。小林同学为检验购买的食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合格,他先称取75.0g食醋样品,放入质量为100.0g 的玻璃杯中;再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至气泡不再产生为止,共用去10.0g Na2CO3溶液;最后称得玻璃杯与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9g。
     (已知: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忽略其它反应)
     (1)求生成CO2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小林同学购买的食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合格。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O2的质量为:(75.0g+100.0g+10.0g)-183.9g=1.1g(2)设样品中含醋酸质量为x
    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
          120               44  
           X                1.1g
    120/44= X/1.1g,解之,X=3g,食醋中醋酸的含量为:(3g/75.0g)×100%=4%,3%<4%<5%,小林同学购买的食醋中醋酸的含量合格
    四、运用化学计算求解有关物质组成问题
    [例7]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火炬是以符合环保要求的丙烷(C3H8)为燃料。请填写下列空格:
    (1)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
    (2)丙烷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
    (3)含有16g氢元素的丙烷质量是___________。
    解析:(1)12×3+1×8=44;(2)3:8;(3)16g/(8/44)=88 g
    [例8]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
    (1)丙氨酸分子中原子与原子的个数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1:2;(2)丙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14:16×2=36:7:14:32。
    五、运用化学计算讨论有关环境资源问题
    [例9]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规定如下表所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表示)。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将2m­­3空气通入一定含量碘(I2)2.54mg的碘水中,经测定I2与二氧化硫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 + I2 + 2H2O ==H2SO4 + 2HI 。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浓度级别
    

    标准(mg/m3
    

    一级
    

    浓度≤0.15
    

    二级
    

    0.15<浓度≤0.50
    

    三级
    

    0.50<浓度≤0.70
    

     
    解析:设2m­­3空气含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SO2 + I2 + 2H2O ==H2SO4 + 2HI 
    64   254 
    X   2.54mg
    64 /254 =X /2.54mg,解之,X=0.64 mg,0.64 mg/2m­­3=0.32mg/m­­3
    0.15<0.32<0.50,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为二级。
    [例10]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请你参与下列问题的探究:
    (1)载人飞船须建立水的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并减少飞船的携水量。请将右图各项用箭头连接成水的循环系统(注:氢氧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电能,同时生成水)。
    
    (2)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节约用水,有一个水龙头,每秒漏水2滴,则一天漏水______g(平均每20滴为1mL,水的密度为1g/cm3)若每个人每日补充水2.5L,则这些水给一个人补充______天水。(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析:(1)氢氧燃料电池反应时产生电能,同时生成了水,将水净化后可供宇航员生活,由此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宇航员的排泄物可继续加以利用,这样的循环就少了飞船的携带量。
    
    (2)根据1天24小时为3600×24秒,可求出:漏水量为2/20×3600×24=8640 mL,进而求出质量为8640g。这些水可以补充的天数为:8 640 L×10-3/2.5L=3.456≈3.5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