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江苏兴化楚水实验学校 陈金健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我会选择(每题2.5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2.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CO2 B.N2 C.H2O D.O2 3.欲鉴别分别装在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氮气、空气,可以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B.分别测量它们的密度 C.分别测量它们在水中的溶解程度 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4.中考体育测试中,50m短路的运动场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 A.二氧化硫 B.五氧化二磷 C.四氧化三铁 D.二氧化碳 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产物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6. 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O2反应。则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为( ) 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7.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过氧化氢时只有在加入二氧化锰的情况下才能制得氧气 B.工业上可以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并有黑色物质生成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 ③食物腐烂④火药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发光. B.都有热量产生 C.都是化合反应 D.都发生爆炸 9.“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表明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运载飞船的火箭发动机中使用了液氧,液氧的作用是( ) A.支持燃料燃烧 B.冷却发动机 C.作为燃料 D.供给航天员呼吸 10.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
合肥市2004年12月18的空气污染指数是55-75,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合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Ⅰ级,好 B.Ⅱ级,良好 C.Ⅲ级,轻度污染 D.Ⅴ级,重度污染 11.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①加热药品 ②停止加热 ③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药品装入试管中并把装置安装好 ⑥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⑤④①⑥③② B.⑤④①⑥②③ C.④⑤①⑥③② D.④⑤①⑥②③ 12.小明用下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二、我会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3.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说明空气中含有 ;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________。 14.我们曾做过①木炭、②硫粉、③铁丝、④镁条等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其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用序号填写,下同) ;产生耀眼强光的是 ; 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上述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根本依据是 。 15.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 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 而变质。 16.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 __ 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 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7.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B、C两种气体,B、C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化合生成A。将点燃的硫放入B中,则燃烧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将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则生成A和一种红色固体物质。据此推知(写名称): A为 ; B为 ;C为 ;D为 . 18.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O3)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它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为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致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间,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南,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臭氧转化为氧气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木条 现象。 (3)应采取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 ___。 三、我会简答(19题12分,20题6分,共18分) 19.小芳同学探究了教科书上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在空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C、D两处的夹子,想一想, ![]() (1)她将看到哪些现象? (2)试分析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20.下表中的数据是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统计的2008年某区不同季节空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日平均含量: 单位:mg/m3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 (1)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明显偏高的是哪个季节?你认为造成该季节空气污染物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季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就你说出的原因,请提出降低该季节空气污染物含量的两点合理建议。 三、我会探究(每空2分,共32分) 21.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 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 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22.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 。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 。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个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 。 2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 实验目的: (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仪器认识: 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② 。 装置连接: 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 )→ d。 问题分析: (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 (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A 6.C 7.A 8.B 9.A 10.B 11.C 12.C 13.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14.③ ;④ ;②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5.氧气;缓慢氧化 16.⑴光合作用;⑵左移;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植物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17.A:水;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硫 18.⑴化学变化;⑵复燃;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19.(1)A中有水进入,B中无水进入 (2)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A瓶中气压减小,有水进入,B瓶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压几乎不变,不会有水进入 (3)AB中均有水进入,A中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得A瓶中气压减小,B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虽然气压不变,但AB相通,因此AB两瓶中压强相等地,两瓶中均有水进入。 20.(1)冬季 冬季取暖,用煤量增加,排放到空气中的废气增多 (2)增加集体供暖面积,减少供暖锅炉废气排放;供暖锅炉产生的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或从改善燃料结构、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电能取暖、利用工厂余热取暖等方面回答) 21.甲;浓硫酸;a 22.过氧化氢→水+氧气;(1)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 (2)有影响。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放热反应 。(3)MnO2颗粒大小、环境温度、气压、是否振荡等(合理答案均可) 23.高锰酸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