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
中考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2022中考
数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
中考政治真题
生物知识点
优秀作文
中考语文试题
化学模拟试题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命题的基石——核心知识与能力
http://www.newdu.com
2018-12-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命题的基石——核心知识与能力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刘四方
近两年的课改实验区中考化学命题,已由过去单纯对课本知识的考查,逐步转向对应用化学核心知识解决核心问题能力的考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命题越来越注重创设问题的真实情景,将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置于生产、生活和一些现代科技发展前沿的情景中进行考查,注重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中考原题是猜不着的,但中考试题中折射出的对学科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却是考前必须掌握落实的,只有这样才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防患于未然。以下是笔者命制的几道原创试题及其分析,希望对即将迎接中考的同学有所启迪。
一、建立“能量(守恒)观”,用能量转变的观点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是对核心知识的具体体现。
命题猜想1:
下列装置中,都伴随有能量变化,其中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 )
A.电解水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热水器 D.干电池
[
立意] 考查对能量的认识及其转化,突出理化综合的思想。
[
分析]
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学习了化学后,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称这为“化学能”。电解水是用电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此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水力发电是将水能(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干电池中储存有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选项为D。
[
启示]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能量。尽管能量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六类,即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化学能和原子能。其中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像石油和煤的燃烧,炸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时候所放出的能量,都属于化学能。原子能是原子核所具有的能量。自然界里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里又有原子核,所以都含有原子能。
二、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对核心知识的具体应用。
命题猜想2:
大理石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下图是用切割机切割大理石的照片,切割大理石时飞速旋转的锯片是一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之所以选择该合金材料作锯片切割大理石,是因为它具有下列性质:
⑴
⑵
⑶
[
立意]
考查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
解析]
本题以真实图片情景的形式出现,体现了化学的价值在于应用——房屋装修、建筑工地等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从文字信息和图示信息可以发现:大理石本身是一种非常坚硬的物质,而该锯片还能切割大理石,说明锯片比大理石还要坚硬;此条性质学生一般容易得出。再仔细分析,还可发现切割大理石时,锯片要飞速旋转,因摩擦必定会产生高温(切割时,我们还看到边切割边用水冷却),说明此材料必须要耐高温,具有熔点高的性质,同时在高温下不易氧化,说明该材料化学性质稳定。本题即使对该合金材料的性质不是很了解,只要认真分析信息,是不难作出结论的。
[答案] ⑴ 坚硬 ⑵ 熔点高(或耐高温) ⑶ 化学性质稳定(或高温下不易氧化)
[
启示]
解答这类试题时, 一定要认真分析题给信息——文字信息和图示信息,其答案不是无原则的开放,应该是在条件的开放,虽然在回答时题目并没有给出明显的限制。实际上题给信息已对答案作出限制。如果有学生回答该合金能与酸或盐反应,我们说这是死记知识要点的结果,在该题问题背景下,此答案明显是张冠李戴,问题信息与答案二者毫无联系。
三、树立“质量守恒观”,用质量守恒分析一切化学反应,突出了核心知识的灵活运用,
命题猜想3: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5
4
6
5
反应后质量/g
0
26
待测
x
10
分析表中数据后我能回答下列问题:
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是
物(填“反应物”或“生成物”),待测
x
=
g。
⑵ 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可能是
,我能写出一个符合此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
立意] 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和正确书写。
[
解析]
分析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发现物质甲在反应后质量减少(25 g-0 g)=25g,说明甲是反应物,而物质乙和丁在反应后质量分别增加(26 g-4 g)=22 g和(10 g—5 g)=5 g,说明乙和丁都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22 g+5 g)=27 g>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说明丙是反应物,反应后丙的质量(即待测
x
)=6—(27 g-25 g)=4 g。该反应是由二种物质生成另二种物质,可能是一个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或氧化反应。
[答案]⑴ 反应物 4
⑵ 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或氧化反应) C + 2CuO
2Cu + CO
2
↑(或NaOH+HCl == NaCl + H
2
O或C
2
H
5
OH+3O
2
2CO
2
+3H
2
O……)
[
启示]
试题以表格的形式给定四种物质的起始质量和反应后三种物质的最终质量;首先要判断哪一种物质是反应物或生成物,而另一种物质的最终质量需要用质量守恒定律予以计算确定(待测)。题目提供的信息是对四种基本反应的判断及举例应用。
四、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知识贯穿教材始终,是中考必考的核心知识,也是考查核心能力的最好素材。
命题猜想4:
右表是同学们经常喝的一种雪碧汽水的配料标签图:
雪碧汽水
(清爽柠檬味)
配料:
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香料、柠檬酸钠等
注意
: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及高温。冷饮口味更佳。
⑴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降低而
。要使汽水中溶解的气体快速逸出,我还可采取的方法是
。
⑵逸出的气体是否是CO
2
?我的检验方法是
。
⑶雪碧汽水中是否含有柠檬酸?小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他取适量汽水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小虎同学据此认为汽水中含有柠檬酸,小虎同学判断的依据是:
小新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汽水中含有柠檬酸。其质疑的理由是:
。
⑷ 我认为小新同学的质疑有道理。经过思考,我发现只需再补做如下实验即可证明汽水中确实含有柠檬酸。
实验步骤和
方法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取(3)中小虎同学滴加石蕊溶液后的汽水,再
汽水中含有柠檬酸
写出本题探究中涉及到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
[
立意]
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题、实验评价题及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思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强化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的运用(对比实验),在实验评价与实验设计的考查中突出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
[
分析]
(1)(2)两问是运用基础知识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涉及到的基础知识主要是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主要是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浑浊的性质。第(3)问利用了汽水中存在的两种酸——柠檬酸和碳酸的相互干扰来引出探究的问题,即要证明有柠檬酸,就必须排除碳酸的干扰,这就要利用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这一性质来设计对比实验。问题即可得到解决。
[
答案]
.⑴ 减少 搅拌(或加热或摇动)
⑵ 将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或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瓶口),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⑶ 柠檬酸是酸,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汽水中溶有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会生成碳酸,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⑷ 加热至沸腾 紫色不消失
Ca(OH)
2
+CO
2
===CaCO
3
↓+ H
2
O (或H
2
CO
3
=== H
2
O+ CO
2
↑或H
2
O+ CO
2
=== H
2
CO
3
)
[
启示]
①探究性试题往往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是化学探究中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②在实验探究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少实验后的反思与归纳这一重要环节;致使学生缺少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实验的开放性探究以及创新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典型的探究实验要作深入的探讨和对比分析,使学生的“疑问”潜能尽可能得到开发和挖掘。③实验评价、设计题已成分为中考化学中的一种必考题型,它具有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能力要求最高、区分度最显著的特点,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特别是评价试题的出现,解题过程中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大量使用,使它已经成为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和压轴试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2006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命题趋势和导向
下一篇: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人文考题例析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2016中考历史:英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中考晚餐营养菜谱:鸡肝
海带不宜浸泡时间久
中考饮食早餐食谱推荐
家庭教育的十个误区
中考饮食食谱
中考早餐菜谱:南瓜粥
备战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及详
2014中考语文总复习——综合学习与探
广西来宾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中考语文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数学
综合辅导
数学公式
数学定理
题型、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代数
几何
函数
圆
三角函数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英语
综合辅导
英语语法
英语阅读
英语词汇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物理
综合辅导
物理方法
物理公式
力学
光学
电学
热学
声学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化学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政治
综合辅导
政治知识
心理健康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案、课件
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地理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生物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历史与社会
综合辅导
试题
备考经验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
家长必读
心理指导
考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