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中考试题解析 河南滑县道口镇第一初中 朱冠军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化学必备的工具性知识,在中考中对金属活动顺序的考查是一个重点,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必定亮相。所以,在化学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牢记并理解、掌握其应用。下面是中考中常见题型的例题解析。 1、根据化学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例1.(滨州市2010)X、Y、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X+YSO4=XSO4+Y ②Y+2ZNO3=Y(NO3)2+2Z ③X+H2SO4=XSO4+H2↑ ④Z与H2SO4不发生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满足( ) A.X>Y>Z B.Z>Y>X C.Y>Z>X D.X>Z>Y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实际反应推导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而不管它是氢前还是氢后;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依据题意,X 能把YSO4中的Y置换出来,说明X 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 y的前面,而Y能把ZNO3中的Z置换出来,说明Y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Z的前面。X能和H2SO4反应 生产氢气,而Z与H2SO4不发生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X排在氢的前面,Z排在氢的后面。故X、Y、Z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Y>Z。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满足A。 2、判断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例2、(2010年襄樊市)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镁与稀硫酸 B、锌与硫酸铜溶液 C、铝与硝酸银溶液 D、汞与氯化铜溶液 【解析】 金属与酸反应有如下规律:①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这里的酸一般指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和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使生成的氢气含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净;②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位于氢前,能和稀硫酸反应。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铜的前面,锌和硫酸铜能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排在银的前面,铝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铜的后面,汞与氯化铜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故答案为D。 3、判断反应后(盐)溶液的质量变化 例3(2005年眉山市)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ZnSO4 B、CuSO4 C、H2SO4 D、AgNO3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单质与酸、盐间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总的原则是:反应前后溶剂(水)质量不变,溶液质量的变化取决于溶质质量的变化。解题的一般规律是: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的情况是没有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情况是相对原子质量大的金属与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的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金属同价态);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情况是反应后生成了气体或析出另一种金属,脱离溶液体系,且生成气体或固体质量大于反应前固体质量。 ![]() ![]() ![]() Fe 与ZnSO4物质不参加反应,溶液质量不变。通过上述比较,只有C 符合题意。 4、根据反应图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 A.铁、镁 B.铁、锌 C.锌、铁 D.锌、镁 【解析】 这是一道图象题。规律:金属活动性越强,越容易发生置换反应,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越快。由图象可知,曲线斜率越大,单位时间内放出氢气质量越多。在开始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金属乙产生的氢气比甲多,说明乙与酸反应的速率快,乙的金属活动性比甲强,甲、乙两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均排在H前。相同价态的不同金属,其相同数目的原子置换生成的氢分子的个数是一样的。而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中,相对原子质量小的,所含的原子个数则较多,置换生成的氢气的量自然多一些。当两种金属均反应完时,甲生成氢气比乙多,则相对原子质量乙>甲。故关于甲、乙两种金属判断合理的是C 5、运用金属活动性解决综合性的简答题 例5.(2010年河南)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 ![]() ![]() (3)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察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特性、金属的活动性的综合性简答题。只有考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且能灵活运用才能完整解答。(1)小题主要应用铝的特性解释,既铝虽然是活泼金属,但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2)小题综合性较强即考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同时要知道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压强变小(考察学科间知识的迁移),U型管内红墨水左边上升右边下降。因此观察到的现象为铁钉生锈,U型管液面变为左高右低。(3)小题是综合运用金属活动性才能完成的题,本题即考察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同时又考察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解答本小题首先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不能,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Y排在氢前X排在氢后。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是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知X排在Ag的前面,Z排在Ag的后面。故问题1的答案是 Y、X、Ag、Z。由Y、X、Ag、Z的活动性顺序可知X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Ag的前面,由此可知X可能是铜或汞,因X是固体金属,则X为金属铜,反应方程式为Cu+2AgN03=Cu(N03)2+2Ag。 答案: (1)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 (2)铁钉生锈,U型管液面变为左高右低。 (3)①Y、x、Ag、z ②Cu+2AgN03=Cu(N03)2+2Ag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