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初中化学知识构建题解法探析

http://www.newdu.com 2018-12-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初中化学知识构建题解法探析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实验中学 董秀萍
    化学教学在强调知识记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构建化学知识网络,将各章节中一些分散的“点”连成“线” 对化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并进一步形成“知识网”,这对于解决化学问题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现就几道有关知识构建的中考题谈谈这样题型的解题思路。
    一、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知识的构建
    例1(07上海)构建知识的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1)请将“元素”、“原子”、“分子”填入右图适当的圆圈内,从而完成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的正确的关系图。
    (2)知识应用:2007年1月30日,107国道湖北孝感段发生危险化学品硫酸二甲酯泄漏事故。中毒人员均出现胸闷、流泪、呼吸道水肿等情况。
    ①硫酸二甲酯是一种有葱头气味的油状可燃性液体,化学式是C2H6O4S,它由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硫酸二甲酯分子由__________个原子构成。
    ②硫酸二甲酯分子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左侧圆圈应填“元素”,右侧圆圈由上而下应填“分子”、“原子”。①中C2H6O4S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有13个原子。②中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硫酸二甲酯分子不断运动,通过呼吸道可以进入人体。
    二、酸、碱、盐性质知识的构建
    【例2】(07广东)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  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      、碱     。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解析:根据上图相互转化关系:酸跟碱反应生成BaSO4,可知酸应该是H2SO4,碱应该是Ba(OH)2,左边的盐跟硫酸反应生成BaSO4,盐应该是可溶性钡盐,可以是氯化钡或硝酸钡;在4中盐跟Ba(OH)2反应生成BaCO3所以右边的盐应该是可溶性碳酸盐,可以是碳酸钠或碳酸钾。因此答案是:(1)酸是H2SO4,碱是Ba(OH)2
    (2) ②反应方程式可以是 H2SO4+BaCl2==BaSO4↓+2HCl 
    ④Ba(OH)2+Na2CO3===BaCO3↓+2NaOH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
    (3)根据酸、碱、盐的性质以及上图转化关系可以得出以下规律: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任意两点均可,其它答案只要合理都可以)
    三、有关反应类型知识的构建
    例3(08青岛)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示例中错误的是(  )
    A.阴影1:C+O2CO2
    B.阴影2:2H2O2H2↑+O2↑        
    C.阴影3:Mg(OH)2+2HCl=MgCl2+2H2O
    D.阴影4:Fe+CuSO4=FeSO4+Cu
    解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在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在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至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A、B、D都符合,只有C不正确。阴影C对应的反应应该不是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如:Fe2O3+3CO==2Fe+3CO2
    四、常见气体知识的构建
    例4(07鄂州)有A、B、C、D、E五种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对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1~4题。
    1.B气体的化学式是            
    2.D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固态A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4.实验室制取E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在这五种气体中,氧气有助燃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有可燃性,本身能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只产生二氧化碳,无水珠生成,氢气、甲烷燃烧有水生成,且甲烷燃烧还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区别。所以A是二氧化碳,其固体为干冰,在生活中的用途是做制冷剂;B是甲烷,化学式为CH4;C是氢气;D是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E是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五、溶液中离子反应知识的构建
    【例5】(07南通)实验中学同学开展复分解反应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研究性学习思路:
    【练习质疑】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反应,写出(3)(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2)碳酸钠溶液与硫酸
    (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4)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研究讨论】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物中含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如(1)中有H+和OH- ,(2)中有H+和CO32-,(3)中有             ,(4)中有             
    【构建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网络形式。在网络中,用短线相连的这些阴、阳离子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SO42-、NH4+,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    )”中,使其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网络。
    
    【拓展运用】通过形成的网络,可以判断化合物间能否共存,进行物质的鉴别,用于物质的除杂等。如硫酸钠溶液混有硫酸铵,可以加入          (填写化学式)除去硫酸铵。
    解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反应物的离子相互结合成水、气体或沉淀,因此(1)中有H+和OH- ,(2)中有H+和CO32-,(3)中有Cu2+和OH-,(4)中有Ba2+和CO32-。又因为OH-可以和H+、Cu2+、以及  NH4+能结合成水、氢氧化铜沉淀、氨气,CO32-,可以和Ba2+、Ca2+结合成沉淀,Ba2+可以和SO42-结合成沉淀,所以第一个空应填NH4+,第二个空应填Ca2+,第三个空应填SO42-。硫酸钠溶液混有硫酸铵根据除杂质的原则:把多余的离子转化为气体或沉淀,又不增加新杂质,因此应选NaOH来除去硫酸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