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09年广东省初中化学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18-12-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年广东省初中化学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Si—28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衣橱中放置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B、菜刀生锈
    C、食物腐败                                D、天然气燃烧
    2、材料与人的生活、生产等方面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或主要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合成橡胶            B、涤纶类衣服——合成纤维
    C、铝镁合金——合成材料            D、纯棉线衣——天然纤维
    3、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喝碳酸饮料治疗胃酸过多
    B、可用酒精作为消毒剂
    C、室内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D、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关紧门窗,以防温度下降
    4、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的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通常状况下,NO密度比空气略大,极易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
    
    5、下列与人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B、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PH值升高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6、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酒后驾车已成为一种违法行为。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 , 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和所属物质种类为(     )
    A、 Cr2O3   氧化物       B、 CrSO3    化合物    C、Cr2(SO4)3          D、Cr2S3 化合物
    6ec8aac122bd4f6e7、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B、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用S表示)关系为Sa=Sb>Sc
    C、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其质量分数都变大
    8、下列物质的哪项是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     )
    
    9、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盐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遇到pH=10的溶液,大红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C、万寿菊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D、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0、下列对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细铁丝放入氧气中,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将红色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会变成黑色
    C、向盛有铝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成绿色
    D、CO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11、一天,小影惊奇的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好奇的问:“为什么不用纯碱而用小苏打?”妈妈说“面团没发酵,不能用纯碱”。通过查阅资料小影发现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加热可转化为纯碱。下列小影相关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小苏打是膨松剂是因为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小苏打受热转化为纯碱是分解反应
    C、小苏打属于酸
    D、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12、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暴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中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 g5.40%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   )
    A、500 g        B、400 g        C、200 g        D、100 g
    13、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铜(铁粉) 
    B、除去氧化钙中含有的碳酸钙(盐酸)
    C、除去CO2中含有少量的CO(灼热的氧化铜)     
    D、除去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水)
    14、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行的是(     )
    

    组别
    

    要解决的问题
    

    所用方法
    

    A
    

    土壤呈酸性
    

    向土壤中撒适量的氢氧化钠
    

    B
    

    除去C02中混有少量的CO
    

    导出点燃
    

    C
    

    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
    

    D
    

    鉴别:真皮和人造革
    

    燃烧后闻气味
    

    15、普通牙膏常选用细粉末状且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铝、碳酸钙、二氧化硅中的一种物质作为摩擦剂,以增强刷牙的效果。现取某牙膏50.0 g,放入烧杯中,在加入200 g的稀盐酸(足量),充分反应后所的混合物的质量为239.0 g。他对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
    A、此摩擦剂一定是碳酸钙          B、此牙膏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50%
    C、此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不低于8%    D、此变化无气体放出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在我们身边的许多用品都是化学物质,现在请你把下面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出来:
    (1)、常用作建筑材料的盐             ;   
    (2)、溶液中最常用的溶剂是         
    (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 
    (4)、做馒头时,面团发酵会产生一些酸,当加入适量纯碱后,会产生        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
    17、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      ,属于同种元素的为      
    
    18、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下列问题:
    (1)小琦在家做糖溶于水的实验时,糖溶解后,液面为何降低?                         
    (2)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                                              
    (3)深色毛衣和白衬衫同时泡在水中后发现衬衫被染了色,原因是              
    19、白色的粉末A,加入B后变成蓝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试剂C,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D,得到蓝色沉淀E。再次过滤,滤液是氯化钠溶液。根据以上现象判断: C______ , E_____。(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20、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2)该反应的生成物属于          ,反应物属于        (物质分类)。
    (3)通过此变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21、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A、B、C、D四种质,在一定条件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1
    

    27
    

    4
    

    9
    

    反应后质量/ g
    

    10
    

    2
    

    X
    

    9
    

    (1)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为           
    (4)X的值为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22、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如果搁置于空气中,长时间后,滴入足量盐酸有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3、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有哪些?从何而来?
    24、为什么KClO3里混入KMnO4加热时制氧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25、某学生做实验时,不小心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他认为不是浓硫酸没有大问题,但不久发现衣服上出现几个小洞,这是为什么?
    6ec8aac122bd4f6e
    26、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过后会看到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一致,都变成浅红棕色。如何能快速的看到同样现象?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29题实验报告为1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27、下列仪器中能作较大量试剂反应的容器的是(填标号,下同)        ,用作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是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仪器的名称是      
    
    28、下图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利用上述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气体有                    
    
    写出其中一种气体制备的化学反应原理                          
     
    (2)有的同学认为装置E可以代替装置B、C、D收集气体,欲收集具有下面性质的气体,应如何使用装置E?比空气重的气体:                 ,难溶于水的气体:                  
     
    (3)装置E还具有其他用途,请举一例说明                     
    29、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倒入到指定的洁净容器中,看到有气泡产生,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又倒入了氢氧化钙溶液,发现该容器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以上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1)他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作出了两种猜想(猜想①和猜想②)。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猜想③)。
    猜想①: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
    猜想②: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③:溶质为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该同学作出猜想①的理由                       
    (3)比较三种猜想的异同,如果猜想②成立,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加以证明。
    按相关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法一
    

    

    

    方法二
    

    

    

    30、如图是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②             ; ④             
    (2)加热绿色碱式碳酸铜时观察到固体逐渐转变为       色。
    (3)实验结束后,应该先                    ,这是为了                  
    五、思考与感悟(本题共2小题,31题3分,32题4分,共7分)
    6ec8aac122bd4f6e31、香烟也是一种“慢性毒品”,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戒烟日,本次主题是控制吸烟,减少贫困。请你就人们的健康生活,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经常会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图私利,做出一些危害人身健康的事情,如用香精色素勾兑汽水。你还知道哪些一经发现就应立即制止的事情?(至少答两点)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3题4分,34题7分,共11分)
    33、某炼铁厂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冶炼生铁。若要炼出1120吨含铁95%的生铁,需要赤铁矿多少吨? 
    34、在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g中,滴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记录反应过程,得到的沉淀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问:
    6ec8aac122bd4f6e(1)此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07黑龙江省初中升学考试模拟试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B   5、D   6、C    7、A   8、D    9、B    10、B  
    11、C   12、B   13、B   14、D    15、AB
    二、填空题
    16(1)CaCO3    (2)H2O    (3)Fe2O3    (4)CO2
    17②⑤⑥、①④、④⑤
    18(1)糖、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隔,所以溶解后液面下降
    (2)铝在空气中可以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与氧气的进一步反应,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绣
    (3)分子不断运动
    19BaCl2 、Cu(OH)2
     
    20(1)分解
    (2)单质、氧化物
    (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21(1)B DA + C    (2)分解反应    (3)25g     (4)16
    三、简答题
    22因为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又容易跟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所以要密封保存;如果长期放在空气中,滴入足量盐酸会有气泡产生,原因是氢氧化钠跟空气中CO2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又跟盐酸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23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这些气体来自矿物燃料(煤、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24因为加热时高锰酸钾首先分解,会生成二氧化锰,它对氯酸钾分解又会起催化作用。
    25稀硫酸中水蒸发,变成浓硫酸,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使衣服出现几个小洞
    26可以将两瓶气体的位置对调或给气体加热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隔,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大
    四、实验题
    27B,D,C,酒精灯
    28(1)O2 , H2 , CO2.   ; Zn+H2SO4===ZnSO4+H2↑   
    (2)E正放,气体从a进入;E 中装满水正放,气体由b进入.(3) 洗气.
    29(1)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或化学式)
    (2)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不足,碳酸钠有剩余;剩余的碳酸钠溶液与加入的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3)方法一: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法二: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清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30(1)②铁架台④烧杯 
    (2)黑
    (3)从石灰水中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到试管里,使试管炸裂。
    五、思考与感悟
    31(1)远离烟草毒品,以保证不吸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合理饮食,保证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32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用亚硝酸钠冒充食盐烹调食物
    六、计算题
    331900吨
    34(1)24.5%    (2)24.5 g     (3)25.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