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陕西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命题人 王刚朝 亲爱的同学,你已经步入了化学世界的殿堂,积累了许多化学知识,相信你会通过本份试卷向人们展示你的聪明才智。 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2. 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主题的是(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响应“地球一小时”倡议 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 3.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 B.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 C.面料厂、加油站严禁烟火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火焰 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5.毒品有害人类健康,危害社会稳定。“摇头丸”是国家严令禁止的毒品之一,其化学式为C9H13N。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9:13:1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C.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D.该物质是属于有机物 6.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 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常温下,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7.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二、填空及简答(共5小题,计19分) 8.(4分)Ⅰ、Ⅱ两小题只选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Ⅰ.小丽非常喜欢学习化学,并乐于活用化学知识.请你试着和小丽一起去体会活用化学知识的快乐: (1)小丽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证实了分子 的性质。 (2) 小丽注意到汽水在没有开盖以前几乎看不到有气泡,但打开瓶盖后却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说明了气体溶解度 ,喝了汽水,易打嗝,这说明了气体溶解度 。 (3)南方暴风雪灾期间,小丽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环卫工人向公路上撒着工业盐,开始有些不解,在 化学课堂上老师给她讲了其中的道理 。 Ⅱ. 化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请完成下列问题: (1)走进干洗店作社会调查时,你会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大约降至原来的1/30。这一改进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最近,国务院颁布了“节能减排”方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有节能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 做起,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 。 (3)2009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作为青少年,要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摈弃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①用盆接水洗菜 ②用养鱼水浇花草 ③使用节水龙头 ④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 (4)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据有关报道,我国学生普遍存在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糖类、脂肪摄入量过多的问题。在各种食物中,富含糖类的一种物质是 。 9.(3分)“神七”载人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 2NH4ClO4高温N2↑+2O2↑+Cl2↑+4X↑ (1)X的化学式为 。 (2)混合燃料中高氯酸铵的作用是 。 (3)为防止载人飞船在高温烘烤下表面被氧化,在载人飞船表面涂了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这种涂料应具有哪些性质? (答上一点即可)。 10.(4分)某天然矿泉水的主要成份如下,请认真阅读后填空。
(1)“Mg2+”中数字“2”的含义是 。 (2)该矿泉水显 性(填“酸”、“碱”或“中”)。 (3)日常生活中用 区别软水和硬水,可通过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1.(4分)金属与人类生活、生产密不可分。 (1)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旧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节约金属资源 B. 合理开采矿物 C. 防止钢铁生锈 (2)高层建筑的楼顶常装有用钢铁做的避雷针,其作用是将雷电引导到地下,这说明钢铁具有良好的 性(填一物理性质)。处于楼顶的避雷针生锈了,铁生锈需要的条件是要有 (填名称)的参与。 (3)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合金与纯金属比较,其优越的性能有(答出一条即可) 。 12.(5分)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Z和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气体X、Y都含有___元素和___元素。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13.(5分)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 ![]()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F的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大量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最好选用上述哪些仪器 (填字母); (3)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 (4)实验室通常用如右上图所示的洗气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里面填装的药品可以是 (填字母)。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生石灰 D.氯化钠固体 14.(每空1分,共7分)某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并验证CO2的性质。在确认装置气密行良好后进行实验。把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水没有变浑浊? (2)【猜想与验证】 甲同学认为可能澄清石灰水已变质。他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吹气,现象是:_____,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 乙同学认为制得的CO2中可能有HCl气体。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用试管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再通入制得的气体,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得出结论是CO2中混有气体。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验证】
(3)反思与评价丁同学认为既然用稀盐酸制得的CO2不纯,为何不用H2SO4代替盐酸。请问丁同学的想法对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与分析(5分) 15.乐乐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向6.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g。试计算: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l%) (2)若要计算上述反应所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 2010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
二、填空及简答 8.Ⅰ.(1)分子在不断的运动(2)与压强有关(或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与温度有关(或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凝固点降低 Ⅱ.(1)吸附性 (2)随手关灯(或步行代替乘车)等 (3)④ (4)小麦、蔗糖 9.(1)H2O (2)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生巨大推力 (3)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等 10.(1)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碱 (3)肥皂水 加热煮沸 11.(1)A (2)导电性 氧气和水 (3)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能增强等 12.(1)CO (2)2HCl+Ca(OH)2=CaCl2+2H2O (3)碳 氧(或C、O) 三、实验与探究 13.(1)铁架台(2)2H2O2 ![]() (3)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4)A 14.【猜想与验证】 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乙: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丙: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实验验证】
丁同学的想法不对,理由是石灰石和稀H2SO4反应,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的进行。 四、计算与分析 15. (1) 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 100 44 x 2.2 g 100/X=44/2.2g x=5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g/6.0g×100%=83.3% (2)题中缺少的一个数据是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