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学:侵略与反抗 内蒙古陈旗宝日希勒中学 杨俊国 专题解析: 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及其影响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到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对中国主要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鸦片战争 1.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这是根本原因,英国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向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2.过程: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求和。 3.结果: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抵御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是说落后就要挨打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在鸦片战争的基础上扩大侵略权益。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过程: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英法联军1860年火烧圆明园,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中国遭受劫难的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 (三)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后,发动了侵华战争。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2.过程:1894年到1895年,主要经过了黄海战役和威海卫战役。黄海战役后,日本取得了黄海制海权;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4.影响:第一、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第二、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5.失败原因: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6月,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2.过程:1900年6月,八国联军由英国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然后进犯北京,8月中旬攻占北京,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3.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1.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措施:1869年3月,林则徐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交出外商鸦片200多万斤。6月3日开始虎门销烟。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2.过程:1851到1864年,从金田起义开始到1853年建立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1860年,太平军逼近上海的时候,中外反动势力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李秀成取得青浦大捷重创洋枪队。1862年在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太平军击毙了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3.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 1.原因: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后自立为汗。英俄支持阿古柏政权,企图分裂中国领土。甚至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了伊犁地区。 2.过程: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地区。中俄谈判后,19世纪80年代初,收复伊犁。 3.结果:收复新疆后,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的管理。 4.意义: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统一,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 (四)黄海大战 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沉着应战壮烈牺牲。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献身的高贵品质。 (五)义和团运动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 2.过程:义和团在抗击八国联军在廊坊进行狙击战,大败联军。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 3.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4.影响: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专题专练: 1.林则徐在上书中提到几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你知道林则徐指的是什么么?( ) A.中国已经没有多少人口了,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 B.中国发展比较落后,所以财政吃紧 C.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危害 D.虎门销烟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他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秩,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这里的“他”,你认为是( ) A.林则徐 B.阿古柏 C.左宗棠 D.洪秀全 4.请看下面的图片,你认为和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他对大副陈金揆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下令鼓轮怒驶,直撞吉野,不幸于追敌途中被鱼雷击中,与全舰二百五十余名官兵同时壮烈殉难。请问这个场景发生在( ) A.黄海大战 B.威海卫战役 C.廊坊狙击战 D.青浦大捷 6. 材料一:瓦德西在写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材料二:慈禧太后在太原发布上谕,宣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 请问:(1)瓦德西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列强而言,当时取得的成果是什么? (2)两则材料中提到的主要对象指的是什么? (3)除此以外,在中国近代历史中还有一次更大规模的农民运动是什么?它们两者有什么共性? 7.近代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期,整个中国近代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镜头一:灾难来临 请你举出有关的历史史实 镜头二:噩梦开始 请你写出有关的历史事件 如果接着前面的内容,你认为镜头三的题目可以是什么? 镜头四:我为中国 假如你是当时的学生,能为改变中国命运提出什么好的方法或者途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