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科学发展正当时 又见思品靓中原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科学发展正当时 又见思品靓中原
    ──2011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题评析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 王嘉惠
    
    岁岁中招,今又中招。当时间定格在2011年6月26日上午十时,当万千莘莘学子满怀虔诚地接过这份考卷,我们再次为试题研制者的匠心独运所震撼,再次为他们的妙笔生花之功所折服。鲜活的时政资讯、鲜明的时代特色、鲜美的语言文字,带给广大师生全新的体验和感悟。作为一名行进在课改一线的思想品德教师,我为学生们可以与这样一份精妙可人的试卷进行心灵对话而由衷地感到欣慰。现将心中的震撼和感动涂写,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勉。
    笔者认为,今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的鲜明特征至少有如下几点。
    图文并茂,彰显时代元素
    思想品德是一门与时代合拍共舞的学科,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是思想品德命题的突出特点。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基础。”依据这一规定,“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也理应成为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那么,生活在21世纪的这些“90后”们,有着哪些不同于前辈的特征呢?毋容置疑,“逆反”、“新新人类”、“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等词语都是“90后”闪耀的符号。
    怎样做到试题内容和学生成长现实的最佳契合,我们从试卷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试题研制者的用心良苦。例如试卷第6题涉及到的网络语言,第9题形态逼真的“时尚小帅哥”耍酷等等,无不在有意识地贴近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我们以第6题为例说明之。
    6. 作文现“网语”,表达“键盘化”。“作业写到晚上11点,真是杯具!”一位老师感慨:最近批改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还有,“大虾”意指“大侠”,“餐具”就是“惨剧”,“童鞋”表示“同学”,“油墨”即为“幽默”……如果不知道这样的词汇,人家会送你一个词:“OUT”(落伍)!针对上述网络语言冲击规范汉语的现象,我们的正确认识有【     】                                               
    A.网络语完全可取代规范汉语
    B.网络语现实应用需严加筛选
    C.网络语最好只在网络里使用
    D.规范社会语言环境势在必行                                                 
    需要指出的是:“杯具”、“大虾”、“餐具”、“童鞋”、“油墨” ……这些令许多成年人不知所云的“网语”,孩子们在生活中则是司空见惯,信手拈来;“服装个性化,头发造型化……”这些家长心目中和“好孩子”不着边的形象,却是他们向往和追逐的装扮。如果我们还端着师道尊严的架子对之避而不谈,甚至于压根不了解这些“时代元素”,孩子们肯定会告诉你:“对不起!我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这样以来,所谓的“以人为本”,所谓的“一切为了学生”等等,必将在顷刻间沦为空谈。
    一个令所有老师和家长感动的事实是,试题研制者不但没有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时代元素”,而且还如此真实地还它们以生活的本色,试题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平等和谐的芳香。如果你亲历了学生答题的那一刹那,如果你观察足够细致,你会惊喜地发现,当这些“时代元素”“高调”地走进学生的视线,他们仿佛一下子变得“低调”了。“这些‘网语’都是正确的吗?我们应该怎样使用?……”这里尽管没有任何呆板的说教,孩子们却开始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因成长而困惑,同时又因困惑的良好跨越而成长。尽管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有许多,但最根本的动力,是学生自身通过接受品德教育内化而成的自觉感悟。我们坚信,一份考卷,一道考题,一次反思,便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成长!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生活
    新课程理念认为:思想品德是生活的需要,它源于生活而又反过来指导生活。一切追求美好生活的人都应该从内心深处欢迎而不是拒绝一切合理的行为规范。人们的生活经验也表明,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那么,如何通过一张试卷检测学生的生活能力,进而为他们的成长指点迷津呢?笔者认为,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生活是该试卷的又一特色。这一特色,在试卷的第5题、第10题之(2)、第12题、第13题均有鲜明的体现。我们以第5题为例说明之。
    5.“上网”、“报班”、玩伴少、学习压力大……“90后”的孩子,呈现出与“70后”、“80后”不一样的新“成长的烦恼”。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则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不理解父母”等。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      】
    A. 互相理解,积极沟通
    B.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C.顺其自然,各行其是
    D.换位思考,平等交流
    在现实世界中,成长的烦恼是每个人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修课。试卷巧妙整合了学生的生活现实,生动再现学生“成长的烦恼”以及由此引发的“亲子冲突”,体现了“学习即生活”、“考试即生活”的理念。
    试题设计的匠心之处在于,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给学生提供一次直面自我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道德水准进行一次神圣检阅。面对“亲子矛盾”,自己曾经“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曾经“顺其自然,各行其是”?曾经“互相理解,积极沟通”?曾经“换位思考,平等交流”?学生答题的过程,表面看似平静如水,实则他们的内心已起伏不定,因为这些选项,如同成长岁月里的一面镜子,还过去以原状。忆往昔峥嵘岁月,对过还是错过?喜过抑或忧过?……总之,经历这样一番自我剖析,学生们已经再次迈上了成长的快车道。
    一张考卷所能展示的内容当然是有限的,但笔者认为这种对话带给学生的震撼和启迪却可以无限延伸。在以后的亲子交往乃至整个成长过程中,他们会因为这样的内省而日臻走向成熟。
    人文滋养,塑造精神家园
    毋容置疑,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 思想性是该学科最鲜明的特征。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的重要载体,该试卷在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方面可谓巧夺天工。这一特点在试卷的第2题、第4题、第8题、第10题、第11题之(2)、第13题均有具体体现。现举例如下。
    先看第2题:
    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有他们舍生忘死的人生抉择;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有他们无私奉献的真诚付出;在世博会的舞台上,有他们互助友爱的青春风采;在祖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处处都有他们的微笑与温暖……2011年2月14日,“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授予他们特别奖。他们是【     】
    A.中国志愿者群体
    B.中国慈善者群体
    C.中国大学生群体
    D.中国农民工群体
    再看第8题:
    8.语重心长话希望,殷切期待指方向。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联系中学生实际,我们应该【     】
    A.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
    B.坚持终身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C.注重学以致用,投身社会实践
    D.做到德才兼备,开发自身潜能
    再看第10题:
    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从那一刻起,英雄的中国人民穿越灾难,跨越废墟,共同编织了中国大爱,凝聚了中国力量,见证了中国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
    设问(1):略
    设问(2):如果要编一部国人的“5·12”词典,你认为能够启迪自身成长的关键词语有哪些?请写出两条。(4分)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无论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还是人文精神的习得,离开现实的支撑始终都是一句空话。没有学生的内心感悟,品德教育的成就充其量就是概念性的存在。
    以上题目在背景材料的运用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关怀,大量工整对仗的排比句的运用,让整张试卷流光溢彩,学生宛如徜徉于文学艺术的殿堂。
    感动中国的“志愿者群体”,让学生读懂了什么是奉献与担当;胡总书记的殷切期待,让学生读懂了什么是信念与理想;国人的“5·12”词典,让学生读懂了什么是自信勇敢,什么是大爱无疆……一个个鲜活的典例,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大社会”在无声中走进了学生的“小心灵”,一次触动就是一次收获,一次交流犹如一次新生,于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愈加丰满,奋斗目标愈加明确──勇担时代责任,立志报效祖国!这些热情似火的青春少年,将不再是“口头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文化名片,扮靓厚重中原
    笔者始终认为,思想品德教育的灵魂所在,就是引领学生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门育人功能极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他们关注家乡的发展,是本学科义不容辞之责任。故此,突出地方特色一直是我们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命题的显著特征。翻开过去几年的中考试卷,河南的经济发展、民主法制、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民风民俗、名人佳话等等纷至沓来,浓郁的乡情每每使人倍感清新秀美、真切流畅、温暖亲切。
    那么,如何在过去考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如何避免试题落入寻常和平淡,试题研制者更是下足了功夫。同样是浓浓家乡情,同样是古朴中原风,打开今年的试卷,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张张闪光的“文化名片”。我们以试卷的第7题和第11题说明之。
    7.一塔耸峙郑东,万福齐臻中原。位于郑州市东南部的河南广播电视塔,又称“中原福塔”,塔高388米,是河南省地标性建筑,是世界最高钢结构观光塔。其核心景观是2011年4月26日成功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的“锦绣中原”全景画,该画借助声光电的演示,使游客如入天地之中,在360度的旋转平台上,感受时空的穿越、古今的交融,随着形象逼真的画面一一展现,中原大地的锦绣风光和厚重历史尽收眼底。“中原福塔”──【     】
    A.是彰显河南形象的崭新平台
    B.是建设文化强省的亮点工程
    C.是体现厚重河南的鲜活载体
    D.是河南科技成果的全面展示
    11.材料一:中原崛起正春风,河南振兴气势宏。寄托着中原儿女的梦想和希望,凝结着干部群众的实践和汗水,闪耀着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关爱,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北依京津冀,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独特、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材料二:文化孕育精神,精神凝聚力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要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优势,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形成优势彰显、充满活力、全面繁荣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设问(1):中原崛起,文以化之;河南振兴,文以铸之。在历史长河中,中原儿女锻造了哪些璀璨瑰丽的“中原文化名片”?
    试卷的第7题,通过具体详实的数据材料,生动展示了“中原福塔”的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第11题第(1)问的设置,更是意味深长,“中原崛起,文以化之;河南振兴,文以铸之。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原儿女锻造了哪些璀璨瑰丽的‘中原文化名片’”?表面上看,以上题目都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考查,其实这一过程更是河南形象的深度宣传。于是,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内心会不由自主地泛起主人的兴奋与自豪。这样摄人心魄的材料,这样匠心独运的问题,必将激发学生内心热爱家乡的情感,唱响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主旋律,他们便是最值得期待的主人。
    总之,2011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充分彰显新课程理念,植根于学生成长现实,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图文并茂,神采飞扬,生动流畅、大气磅礴。试卷所彰显出的无与伦比的德育优势,将“品德教育养育学生身心”的功能演绎得格外精彩、格外传神、格外深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