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 高会学 ![]() 展出的礼品是周恩来在任职国务院总理期间,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代表中国接受来自五大洲各国人民赠予的大量珍贵礼品的一部分。展品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展示。这些展品异彩纷呈,代表了各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它们见证了一段历史,凝聚了一份友谊,生动地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辉煌成就。 热点二: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了深切缅怀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学习周恩来的崇高精神,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筹办了《周恩来在上海──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图片史料展览》。 [考点链接] 1.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南昌起义: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吓倒、征服。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不久,革命军离开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革命军遭到失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3.西安事变: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围攻红军。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攻击陕北的红军。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2月12日,张、杨联合行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接着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共产党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重庆谈判:蒋介石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5.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3年在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双方一致同意,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通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万隆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7.文革期间: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来与邓小平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的下滑,形势明显好转。 [命题方向] 本专题考查的题型多种多样,一般以选择题、读图题、材料题为主,还可能出现综合性、开放性的探究题。中考的重点:黄埔军校、南昌起义、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万隆会议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国共两党的关系是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到今天交往进一步加强的过程,并且今天的祖国完全统一尚未完成,因此与国共关系相关的事件既是中考的重点又是中考的热点。本专题与国共关系有关的事件:黄埔军校、南昌起义、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在复习中要高度重视。200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因此南昌起义也特别注意。 [模拟训练] 1.“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黄埔军校培养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建立革命军奠定了基础。“革命军”指的是( ) A.红军 B.国民革命军 C.国民联军 D.中国工农革命军 2.周恩来在20世纪30-40年代参加了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在其中的一次谈判中,蒋介石提及周恩来是他的部下,这是源于他们曾经共事于( ) A.北京大学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3.“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5.毛泽东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毛泽东说的是( ) A.西安事变 B.遵义会议 C.重庆谈判 D.南京解放 6.对于重庆谈判,有人说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说其失败的理由是( ) A.是蒋介石欺骗人民的幌子 B.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 7.某中学组织参观(右图)纪念馆,同学们不可能看到的历史资料是有关( )的 A.中共一大 B.黄埔军校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8.某校组织了历史课本剧表演,八年级六班的同学编排的是《西安事变》。在他们的演出中,你不会看到谁出现在舞台上( ) A.杨虎城 B.蒋介石 C.周恩来 D.毛泽东 10.下列事变的性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 9.胡锦涛主席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初积极倡导这一原则的三个国家中没有( ) A.中国 B.印度 C.苏联 D.缅甸 二、非选择题 ![]() ![]() 11.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了处理国家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2)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及作用是什么? (3)APEC的全称及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4)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5)联系所给信息,谈谈你的感受。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做出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点出发。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在这钟情况下,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一这一事件发动的目的是什么? (3)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对此,中共作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 (4)在上述两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其落实情况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5)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2.D3.B4.B5.C6.C7.A8.D9.A10.C 11.(1)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2)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亚太经合组织;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中国政府积极促进世界和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成就;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谈感受即可。 12.(1)西安事变、重庆谈判。(2)逼蒋抗日(3)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同国民党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4)落实:抗日民族统—战线逐步建立,国共联合抗日;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5)启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