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嫦娥奔月,神话变现实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 杜建平 ![]()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进入绕月轨道,成为真正的“月球卫星”。 11月22日,传回首张月面图像。11月26日,来自嫦娥一号的一段语音和《歌唱祖国》歌曲从月球轨道传回。首幅月面图像正式对外公布,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12月12日,庆祝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讲话称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考点链接】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2.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999年,我国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1号”。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往返成功。 4.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向中央写信,建议中国应当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因为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所以称为八六三计划。 5.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命题方向】中国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是我国2007年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因此在2008年的中考命题中必将体现。本时政热点联系的重点知识有:863计划,科教兴国战略,第三次科技革命等,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也有可能结合前两次科技革命进行综合性的命题。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成就中,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核垄断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导弹爆炸成功 C.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2.“八六三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主要是为了( ) A.发展特色农业,解决吃饭问题 B.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 C.发展交通运输,提高运行速度 D.发展军事工业,实现国防现代化 3.下列哪一事件最能说明邓小平对于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 ) A.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C.对“八六三计划”立即作出批示 D.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4.下列我国的科技成就,哪一项科技成最能体现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上天 C.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D.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5.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这是2007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赋予钱学森的颁奖辞。为我国两弹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除了钱学森,还有被称为“两弹元勋”的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6.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太空与下列哪一航天成就有关 A.风云1号卫星发射成功 B.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5号”发射成功 D.“神舟1号”发射成功 7.为抓住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我国科学家向党中央建议发展高新技术,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而制定的《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被称为( ) A.863计划 B.星火计划 C.火炬计划 D.希望工程 8.下列成就在《863计划纲要》制定之后取得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圆满成功 9.某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品对联韵味,析国策战略”的主题活动。“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这幅对联最适合的横批是( ) A.依法治国 B.科教兴国 C.改革开放 D.一国两制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学前教育 B.职业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高等教育 ![]() 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克隆技术 D.航天技术 12.“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以上名言与对人类哪一重大科技成果有关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C.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 D.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启动了以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小国内外科技差距,力争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的高科技计划。 材料二:2007年,中央财政已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了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同时,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计划指的是哪一计划?该计划是由哪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实施该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基本国策?并简要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3)读完以上两则材料,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觉得应该如何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这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历史性跨越,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在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向闵恩泽、吴征镒两位获奖者每人颁发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1)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行分别是哪一年发射成功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除了以上太空科技成果以外,请举出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主创新取得的一项科技成果?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得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C4.C5.A6.C 7.A 8.D9. B10.C11.D12.D 二、非选择题 13.(1)八六三计划;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尽可能缩小国内外科技差距(2)科教兴国;国家的发展要依靠科技,而科技的发展要依靠教育。(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14.(1)1970年,东方红1号;2001年,神舟5号(2)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3)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863计划;国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