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科技兴农增收促发展 强农惠农富农构和谐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科技兴农增收促发展 强农惠农富农构和谐
    河 北 许海军
    【热点时政】
    热点一 2011年12月2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系统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阐述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继续做好“三农”工作需要把握好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要求。
    温家宝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今年总产达到11424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预计今年为6900多元。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
    热点二 龙年伊始,万象更新。2012年2月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必将大大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考点链接】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实施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4.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它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产六倍多。
    6.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中考预测】
    1.农村的体制改革、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农民的增收问题是国务院最关心的“三农”问题。近几年来以“三农”问题为背景的试题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而且大部分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2.2012年2月1日,新世纪连续第九个“一号文件” ──《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发布,该文件首次聚焦农业科技创新。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仍然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议题,所以在备考中应该注意把时政热点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注意中国近现代史上关于土地改革以及农村问题的联系,把历史上每个阶级进行的土地改革和实行的土地政策有机的串联起来,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复习。
    【专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下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
    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3.“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左”的错误泛滥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5.1979年安徽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是1976年的3.8倍,人均收入是1976年的6.3倍。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责任制,是神水,浇的农家日子肥,浇的笑声甜又亮,浇的乡村面貌美。责任制,是个宝,用到哪里哪里好,乡村三年大变样,农民兄弟乐淘淘。”材料中的“责任制”最早在下列哪一地区实行(  )
    A.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B.河北省遵化县西铺村
    C.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
    D.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7.下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逐步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兴起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实行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   )
    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③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王伟的爷爷说:“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王伟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二、非选择题
    10.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九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图一 农民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图二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材料二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在何处?
    (5)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5.AACCD
    6~9.ADAC
    10.(1)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大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实行“大包干”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必须不断坚持改革,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等。(言之有理即可)
    作者简介:许海军,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曾在《中学生学习报·历史周刊》、《中学生导报·历史速递》、《少年素质教育报·历史天地》发表文章数十篇,还曾在人教网发表文章十多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