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孩子学习很认真,却总是拿不到高分?原来是因为犯了这4个错误

http://www.newdu.com 2019-04-1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有的学生上课做笔记相当认真,笔记记得完整又漂亮,为什么成绩还是不理想?
    有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而且都听懂了,为什么考试还不理想呢?
    有的学生上课认真听了,回家也做题了,为什么还是拿不到高分呢?
    这往往令家长感到很困扰,为什么我家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做到很晚,学习认真努力,成绩却依旧毫无长进呢?其实……很有可能是孩子犯了这4个错误。
    一、课前预习无主次
    一般来说,老师都会强调课前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步骤,于是认真的孩子牢牢地记在心上,每次上新课前,都会认真地把书摊开翻看。
    尽管如此认真,但是孩子的收获却不大,甚至和没预习过的同学的听课状态差不多。问题就在于这里:
    有的孩子看似很认真,却只是把书翻了一遍——看了等于没看!
    有的孩子预习没有重点,只看自己会的,跳过自己不会的——半知半解!
    有的孩子预习并记录下了问题, 之后也不求解——为了预习而预习!
    这些孩子的提前预习看似比绝大多数人抢占了先机,实际上反而可能是原地踏步。
    没有效率的预习何谈进步!所以,要想预习有效果,正确的预习参考方式是:
    先将新课从头到尾粗看一遍;
    初步了解讲的内容后,再进行第二遍的细看;
    遇到不懂的,先看看是不是旧知识,及时巩固复习,如果是新知识,在不懂之处做个小标记,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弄懂;
    最后,可以尝试着做做课后练习,测试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
    几个步骤做下来后,才算是真正完成一次预习!只有细致的预习,才能让孩子的认真真正用到实处,付出才有所回报!
    二、课中听课只顾记笔记
    “请各位同学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每次上课,开心老师都要提醒好几遍,才能把一些走神状态的学生带回到课堂上。
    可是有些整节课都很认真听讲的学生,明明上课笔记记得比别人多,字又漂亮又工整,不走神不犯困,成绩却依然不理想?
    观察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类学生虽然记笔记很认真,但却只是一味抄笔记,只顾笔记是否完整、漂亮,忽视了老师上课的讲解,记笔记的时间也影响了思考问题的时间。
    正确的听课方式是,老师的思路永远比笔记更重要: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紧跟老师思路,笔记先放一边,先听懂再根据记忆记下笔记不难;
    当老师进入下一个题目时,赶紧切断与上一题的联系,不要自己沉浸在上一题的思考中无法自拔,容易错过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争取在空隙时间里,把没记下的笔记补上或者课后再借其他同学笔记。
    三、课后不做题
    很多学生有个大误区,上课认真听,以为自己听懂了,看过习题的步骤就认为自己知道该怎么做题,就完事了。
    其实不然,课上听懂了,课后却没有动笔练习,学会的知识就不能融会贯通,一遇到复杂些的题目,就不会做了,所以考试总是拿不了高分。
    所以,课后时间应该多做题:课本上的知识点就那么多,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出题老师怎么变化着出题,试卷里考的知识点就那些。所以,多练习才是王道,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后,题目自然而然就会解了。
    四、做题爱翻书看答案
    有的孩子在做题的时候,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边做题边翻课本,比如做到某道题,忘记了公式把书本翻开看一下,或者忘记了某个解题步骤再翻开看下。
    有的孩子更是过分,答案就放在一边,看一眼写几下,还自然而然当作是自己思考解出来。如果没有答案,解题真的能这么顺利么?不能。
    虽然对着书上的知识点或者看着答案把这题做出来了,但是下次再遇到很有可能还是不会,成绩提高又从何谈起?
    其实,正确的做题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先把今天学习过的内容记在脑子里后再做题;
    如果做题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知识点没记住,需要翻书也很正常,但是先思考后再翻书;
    等到学习变得深入,一定要戒掉依赖书本,学会自己解题,考试的时候才能正常发挥。
    写在最后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缺一不可。
    同理,在孩子的成绩提高上,课前预习、听课、课后练习,同样需要这三到,孩子才能真正找到学习上的窍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