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藤野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http://www.newdu.com 2019-04-3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回答问题(20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 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乙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景。但片由 中国人夹在里面: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得也一样是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看每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的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怕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丙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远的纪念。不行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了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寻找,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是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十月十二日))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1)问问 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
    (2)于是点上一支烟,在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
    18.精读语段甲,谈谈此段运用大量笔墨描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何在?(2分)
    19.阅读语段甲和语段乙,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华留学生怎么样的感情和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分)
    答: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0.语段甲中“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分)
    作用:
    21.语段乙中,画横线的两个语句中的“他们”各指代什么人?(2分)
    (1)“万岁! ”他们都拍手欢呼起来。
    答:
    (2)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
    答:
    22.语段乙中写“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2分)
    2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                                     
                                                                                
    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                                      ;“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                                                                      。(4分)
    24.阅读语段丙,请总结出“我”“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动有哪些?(3分)
    答:
    答案:
     
    17.(1)精通时事:反语,这里的时事不是国家大事,而是一些无聊的事,“精通时事”即熟悉无聊之事。
    (2)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至极。
    18.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出对他们的厌恶,既是作者去仙台的直接原因也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的原因。同时有暗示了作者与他们不同,是一个寻求救国良策的爱国青年。
    19.(1)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
    (2)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20.过渡,承上启下,引出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遇。
    21.(1)日本爱国青年
    (2)闲看枪毙犯人的围观的中国人
    22.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23.“那时”:看电影时。“那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讲堂里。学医救国;弃医从文
    24.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勇气和力量。(或①珍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