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五) 38.【2013年·江苏省扬州市】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6分)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 答案:①首句连用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写霜草之“苍苍”,使其境界更为开阔,点出秋色的浓重;写虫之“切切”,渲染秋夜的凄清。②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39.【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 忆钱塘江(4分)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①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_____”一词。(2分) ②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①黄昏(傍晚) 醉 ②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的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40.【2013年·山东省菏泽市】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唐)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①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的什么特点? ②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 ②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幽静,本诗三、四句写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 的一声萧鸣,反衬出山的幽静。 41.【2013年·四川省泸州市】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①“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②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4分) 答案:①(4分)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一点1分,共4分) ②(4分)惜春之情和送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之情。(前两点任意回答一点2分,最后一点2分,共4分) 42.【2013年·山东省淄博市】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43.【2013年·四川省资阳市】 10.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边的题。(3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答案:10.(1)孤独寂寞(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3分,其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44.【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Ⅰ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7题。(5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________(1分) ②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答案: ①钟、割 ②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 45.【2013年·浙江省温州市】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①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分) ②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3分) 答案: ①幽静或幽深 ②示例:雨后的山更加青翠了,云雾缭绕在四五座山峰间,如同妙手绘出的一幅水墨画。 46.【2013年·浙江省台州市】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试题。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②午盏:午茶。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①上阕中,_____和_____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2分) ②“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①烟(淡烟)、柳(疏柳) ②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喜悦,品茶尝鲜的舒畅,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 47.【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 阅读《雁门太守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①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②“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答案:①(2分)C ②(2分)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