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五) 【天津市】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 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1.B【解析】B项中“描写了大海的近景”理解错误,应为“描写了大海的远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 【新疆乌鲁木齐市】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词的上片由景及事及情,先写晚春之景,而后写词人面对花尽春去之景,无心梳洗打扮的心绪,表现了词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内心的感伤。 B.上片后两句,写出了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将词人的满腹辛酸表现得细腻深刻,这种深重的愁绪,不能触碰,还未诉说,词人便已泪水涌流。 C.词作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用语新奇,说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练船都载不动,将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具体真切。 D.下片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将词人刹那间的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委婉而含蓄,堪称描摹愁苦情思的典范。 【答案】D(词的下片,主要是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 【云南省】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塞上”又做“塞土”。 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2.(2分)“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2分)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示例三: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紧迫。 2.(2分)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赞颂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云南省昆明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3分) 【答案】划线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风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了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 【云南省曲靖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同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简析诗中“凌”字的妙处。(1分) 【答案】 1.A 【解析】“自近而远”应是“自选而近”。 2.“凌”有升、登之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壮志,充满乐观、豪迈之情。用词精准,言简义丰。 【浙江省杭州市】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5分)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 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⑴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___________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___________的态度。(2分) ⑵《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3分) 【答案】 ⑴孤寂 批评 ⑵通过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的细节描写以及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雪斑驳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为生计奔波劳作的艰辛。 【浙江省湖州市】 从军行 [唐]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湖泊 ⑴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答案】C(这两首诗均是边塞诗,写边塞战事紧张,将士们杀敌报国的勇气。) 【浙江省嘉兴市】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ɡ):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ɡēnɡ):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2 分)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 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答案】 1.(2分)历史兴亡(人文遗迹).自然风光(山水奇丽) 2.(3分)答案示例:李诗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 【浙江省金华市】三、(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4分) 小雨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诗人写出了下雨的独特形态,并赋予它人的心思。请你化身效益,用第一人称描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 【答案】该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只关注小雨某一方面的形态或心思。 示例一: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 实例二:我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 示例三: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 第二层:关注到小雨的形态或心思,但没有指出两者的关系。 示例四: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 示例五: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 示例六:我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 第三层:不仅能关注到小雨的形态或心思,还能指出两者的关系。 示例七: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于是,我虽然下的不大,但也不肯全无,细细疏疏,形成一幕帘珠,挡在诗人眼前,让他欣赏我的美。 【浙江省丽水市】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问,满目奇峰总可观①。 却有一峰忽然去,方知不动是真山! 披仙阁上观荼蘼②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仰架③遥看时见些,登楼下瞰脱然④佳。 荼綮蝴蝶浑无辩,飞去方知不是花。 (选自《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 【注释】①可观:壮观。②荼蘑(túmó):花名。③仰架:仰望花架。④脱然:舒畅喜悦的样子。 两首诗题材不同而理趣相似,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4分) 【答案】《晓行望云山》写诗人拂晓赶路远望云山,以为彩云也是山峰,直到发现有一座“山峰”凌空飞去,才知道那不动的是真山;《披仙阁上观茶蘑》写诗人在观荼蘑时,花蝶相混,浑然莫辨,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两首诗都通过动静的变化,揭示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事实,两首诗所描绘的生活场景难以言传,一经诗人妙笔写出,顿觉幽默风趣。 【浙江省宁波市】 满庭芳•失鸡 [明]王磐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①。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炰。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②;穿③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注释】①休焦:不要着急。②火烧:一种圆形的面食。③穿:通“汆”,一种烹调方法。 ⑴对曲中的“我”而言,失鸡最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⑵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这首曲的语言特点。 【答案】 ⑴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⑵俳谐风趣(比如,明明家里鸡被偷了,应该生气的,却以教训童子的口吻,还要贴人家三枚火烧,一把胡椒,真是风趣之极。) 【浙江省衢州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3分)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示例: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背景分析共1分,情感分析各1分) 【浙江省台州市】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①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⑴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___、_____的特点。 ⑵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⑴芳草萋萋,静美清澈 ⑵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 【浙江省温州市】 如梦令·汉上晚步 【宋】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乱山无数。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选自《全宋词》) 【注释】①汉:汗水。 ②霁(jì):雪后转晴。 (1)“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检验分析。(3分) 【答案】 (1)宁静(2分) (2)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后的满川寒鹭、雪霁乱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词人流连忘返.“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