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 满井游记(节选) 【明】袁宏道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廿二日天稍和 ⑵柔梢披风 ⑶麦田浅鬣寸许 ⑷呷浪之鳞 2. 与“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的“于”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C.于是鸱得腐鼠(《庄子·惠子相梁》) D.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文: 4.“此地适与余近”中的“近”字言浅而意深,请你细读原文,说说它的内涵。(3分) 答: 琢冰 【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5.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被以衣裳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置之堂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子之技诚巧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子何不范金琢玉 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译文: 8.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答案】 1.(1)略微(稍微) (2)开,分散 (3)上下(左右、光景) (4)代鱼(鱼)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1分。 2.C (例句和C选项中的“于”字都是“在”的意思) 评分标准: 3分。 3.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 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 4.①指满井和“我”住处的空间距离相近;②指“我”对满井自然山水的喜爱和亲近;③指满井山水具有和“我”相近的性情品格,人和山水就像是一对情投意合的好朋友。评分标准:共3分。仅写出第一点得1分,仅写出第二点得2分。能写出第三点,即可满分。 5.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评分标准:2分,每处1分。多断不得分。 6. D(前一个“何”,意思是“为什么”;后一个“何”,意思是“多么”。) 评分标准:3分。 7. 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 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要准确翻译“孰”和“以”,每错一处扣1分。 8.示例一: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示例二: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评分标准:3分。言之有理,得3分。仅判断,得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