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四川省绵阳卷】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二) 周彬不治财产,服膺儒学。其妻让之曰:“汝家兄弟能力稼穑,囊箱丰盈,汝之不调,无思悔。毕向何如?”答曰:“卿尝与吾市油数金,是亦力穑营己。” 及闻先主镇金陵,囊文以往谒,锡赉颇厚。以所赐金帛陈列于庭,谓妇曰:“吾与诸伯叔何如优胜?”妻答曰:“男子之事,非女子所能知”。(节选自《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 期行 期:约定 B.相委而去 委:托付 C.其妻让之曰 让:责备 D.卿尝与吾市油数金 市:买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日中不知,则是无信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C.汝之不调,无思悔 无丝竹之乱耳 D. 以所赐金帛陈列于庭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 3.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囊文以往谒,锡赉颇厚(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陈元方和周彬的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2分) 答:________ 【答案】 1.B【解析】委:丢下,丢弃。 2.C【解析】A项第一个“乃”,副词,才;第二个“乃”,副词,竟,竟然。B项第一个“则”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就;第二个“则”,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却。C项“之”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介词,因为。 3.(8分)(1)友人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4分,画线处每处1分,大意1分) (2)(周彬)用口袋装着文章前往拜见,(先主给他的)赏赐非常丰厚。(4分,画线处每处1分,大意1分) 4.(2分)①人要守信明礼,②读书有用(读书不一定不如种田)。(每点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