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辽宁省本溪卷】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工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1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带。”裂衣断带相望①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相望:相互都看得见。说明这类事很多。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国人尽服之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公使吏禁之 C.君使服之于内公 使内外异法也 D. 何以不使内勿服.. 皆以美于徐公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 (2)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译文: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主要事件。(2分) 答: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邹忌和晏子在劝谏时的语言特点有何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2)没有超过一个月,都城的人(或国人)也就不穿了。 3.写邹忌以 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4.邹忌;委婉(1分);晏子;直接(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