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小石潭记 游白水书付过(2015广安中考)

http://www.newdu.com 2019-05-10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15·四川省广安卷】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jū)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⑤掬(jū):捧。⑥馀甘:即橄榄。
    1.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每句只划一处)(2分)
    (1)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2)与 幼 子 过 游 白 水 佛 迹 院。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全石以底         (        )     (2)悄怆幽邃  (       )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4)浴于池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____________
    (2)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译文:____________
    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两段选文中柳宗元与苏东坡对水的体验各不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出了水声悦耳和诗人的愉悦心情。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让柳宗元感受到了小石潭水清澈的特点。
    C.“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描绘出了潭水之深;“雪溅雷怒”写出了水急、声响如雷的特点。
    D.“水尤清冽”用潭水的清澈来表明柳宗元不与官场同流合污,清高自赏的思想感情。
    5.【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表达了各自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
    【答案】
    1.(2分)(1)皆若空游/无所依。(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2.(4分)(1)把……当作(2)忧伤的样子(3)向西(4)热水
    3.(4分)(1)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2)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4.(2分)D
    5.(2分)《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被贬的失意和孤凄之情;《游白水书付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