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请点击全屏查看 2016黄石大冶市八年级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叙述中,不是水螅特点的是( ) A.身体几乎透明 B.长约1厘米 C.口周围有5﹣12条触手 D.身体两侧对称 2.预防蛔虫病要做到( ) ①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②蔬菜、水果要洗净 ③饭前便后要洗手 ④要管理好粪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3.(2016黄石生物)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态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B.大雨过后,蚯蚓钻出地面,是由于呼吸需要 C.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4.下列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 A.腔肠动物 B.节肢动物 C.扁形动物 D.软体动物 5.珍珠形成的原因是( ) A.外套膜自然分泌珍珠质而形成 B.外套膜包被异物而形成 C.外套膜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D.贝壳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6.(2016黄石生物)黑龙江省松花江的冬季,常常有人在冰面上钻洞捕鱼.其原因是( ) A.洞口水温较高,鱼在此活动 B.洞口有光,鱼总是向有光的地方游 C.洞口氧气充足,鱼在此呼吸 D.鱼到洞口寻找食物 7.当我们做屈肘动作时,其相关肌肉的舒缩是( )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8.(2016黄石生物)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9.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是( ) ①兔子逃跑时竖起尾巴 ②鸟类逃跑时发出鸣叫声 ③动物筑巢 ④蚂蚁外出时用分泌物来标记路线.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0.动物的社会行为不包括( ) A.白蚁的群体生活 B.蜜蜂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C.“狒狒的等级制度” D.两性动物的识别 二、(2016黄石生物)非选择题 11.如表是部分脊椎动物的特征比较,请补充完整.
四种动物类群中, 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12.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遴选“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常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的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1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都有哪些? 2016黄石生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叙述中,不是水螅特点的是( ) A.身体几乎透明 B.长约1厘米 C.口周围有5﹣12条触手 D.身体两侧对称 【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水螅成褐色,它的身体呈指状(圆筒型),长约1厘米.生活在水中,体形辐射对称,附着在物体上的一端称为基盘,上端有口,口的周围有5﹣12条条细长的触手,满布刺细胞,用以捕获食饵.据此解答. 【解答】(2016黄石生物)解:A、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几乎透明,A正确; B、水螅身体大约长1厘米,B正确; C、身体上端有口,口的周围有5﹣12条细长的触手,C正确; D、身体无前后、左右和背腹之分,呈辐射对称,D错误. 故选:D 2.预防蛔虫病要做到( ) ①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②蔬菜、水果要洗净 ③饭前便后要洗手 ④要管理好粪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考点】(2016黄石生物)生物的基本常识. 【分析】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解答】解: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蔬菜、水果;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 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态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B.大雨过后,蚯蚓钻出地面,是由于呼吸需要 C.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考点】(2016黄石生物)蚯蚓的特征;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 【分析】(1)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2)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解答】(2016黄石生物)解:A、如河蚌,不能主动捕食,靠水流带入微小的有机颗粒、小形动物和藻类为食物食;但有的软体动物生活在陆地,如蜗牛,错误; B、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因此大雨过后,蚯蚓钻出地面,是由于呼吸需要,正确; C、有的寄生虫如蛔虫的幼虫和成虫生活在人体小肠内,而感染性虫卵主要分布在土壤中,而不是所有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错误; D、生活在陆地上的节肢动物利用口器获取食物,虾也属于节肢动物,但不生活在陆地上,错误. 故选:B 4.下列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 A.腔肠动物 B.节肢动物 C.扁形动物 D.软体动物 【考点】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 【分析】动物的类群包括低等的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无脊椎动物,高等的主要有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等脊椎动物. 【解答】(2016黄石生物)解:已知的约150多万种动物中,节肢动物占85%左右,是动物界的第一大门.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 故选:B. 5.珍珠形成的原因是( ) A.外套膜自然分泌珍珠质而形成 B.外套膜包被异物而形成 C.外套膜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D.贝壳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考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据此解答. 【解答】(2016黄石生物)解:蛤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蚌那坚硬的小房子,处在外套膜与贝壳中间,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则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赶快分泌出珍珠质来把它包围起来,形成珍珠囊,包了一层又一层,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就形成了一粒粒的珍珠.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蛤、蚌自己的有关组织发生病变,导致细胞分裂,接着包上自己所分泌的有机物质,渐渐陷入外套膜,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珍珠. 故选:C 6.(2016黄石生物)黑龙江省松花江的冬季,常常有人在冰面上钻洞捕鱼.其原因是( ) A.洞口水温较高,鱼在此活动 B.洞口有光,鱼总是向有光的地方游 C.洞口氧气充足,鱼在此呼吸 D.鱼到洞口寻找食物 【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根据呼吸分析解答. 【解答】解: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可以使鱼儿在水中获取溶解在水中的氧,而自由生活.但是北方的冬季水面上有厚厚的冰面使得水中的氧含量大大降低,鱼儿获得氧气也较难,如果在厚厚的冰面上钻洞捕鱼,鱼儿很快会聚集到冰孔周围来呼吸. 故选:C 7.(2016黄石生物)当我们做屈肘动作时,其相关肌肉的舒缩是( )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选:B 8.(2016黄石生物)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所以,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 故选:D 9.(2016黄石生物)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是( ) ①兔子逃跑时竖起尾巴 ②鸟类逃跑时发出鸣叫声 ③动物筑巢 ④蚂蚁外出时用分泌物来标记路线.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考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这些叫做动物的语言. 【解答】解:①兔子逃跑时竖起尾巴是在用动作进行交流;②鸟类在逃跑时发出鸣叫声,是在用声音进行交流;③动物筑巢的目的是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不是动物的交流; ④蚂蚁外出时用分泌物来标记路线,是在用气味进行交流,可见A正确. 故选:A 10.动物的社会行为不包括( ) A.白蚁的群体生活 B.蜜蜂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C.“狒狒的等级制度” D.两性动物的识别 【考点】水域环境的保护;社会行为的特征.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答】解:A、白蚁的群体有工蚁、兵蚁、蚁后、雄蚁之分.蚁后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保卫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是负责保护蚁巢以及蚁巢中所有白蚁的安全.因此属社会行为.故不符合题意; B、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故不符合题意; C、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故不符合题意; D、两性动物的识别属于生殖行为,不是社会行为.故符合题意. 故选:D. 二、(2016黄石生物)非选择题 11.如表是部分脊椎动物的特征比较,请补充完整.
四种动物类群中, 鸟 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考点】动物的分类.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分类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2016黄石生物)解: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气囊辅助呼吸.鸟类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 故答案为:鳍;皮肤;气囊;鸟 12.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遴选“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常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的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 先天性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 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 学习 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考点】(2016黄石生物)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解答】解:(1)“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是随着季节变化形成的迁徙行为,“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有体现了动物的繁殖行为.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人类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故答案为:(1)先天性;遗传物质; (2)学习; 1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都有哪些? 【考点】(2016黄石生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等. 【解答】解:哺乳动物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心脏四腔,动静脉血完全分开;肺发达,完全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大脑发达.所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①体表被毛;②胎生,哺乳;③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④体腔内有膈,⑤大脑发达. 故答案为: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①体表被毛;②胎生,哺乳;③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④体腔内有膈,⑤大脑发达,⑥心脏四腔,⑦用肺呼吸,⑧体温恒定. 第1页(共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