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请点击全屏查看 2017仙桃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2分×15=30分) 1.下列描述与对应的生物学解释不相吻合的是( ) A.“桐实生桐,桂实生桂”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 B.“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D.“葵花朵朵向阳开”说明生物能完成反射活动 2.(2017仙桃生物)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与结果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B.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的 C.向上方移动装片﹣﹣物象向右上方移动 D.用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和其他部位﹣﹣保持显微镜的干净 3.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看到叶绿体、液泡 B.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用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 C.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的光圈一般选用较小的光圈 D.观察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细胞变少,视野变亮 4.“孔融让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有关“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构成梨树细胞的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B.梨树细胞分裂和分化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甜美多汁的梨属于营养组织 D.梨树比人体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5.(2017仙桃生物)某同学拟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在甲容器中铺适量湿润土壤,在乙容器中铺适量干燥土壤 B.在甲乙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比较相似的蚯蚓10条 C.将甲容器放在明亮处,将乙容器放在阴暗处 D.实验结束要将蚯蚓放回大自然 6.在炎热的夏天,大量出汗后,身体会很快凉爽下来,这是因为( ) A.体内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热量减少 B.体内水分的排出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 C.体内无机盐排出,可降低温度 D.体内的尿素等代谢废物被排出 7.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①、③、④、⑤用表示)被消化的程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消化道①、③、④中均有消化液,消化液中均含消化酶 B.X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Y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 C.淀粉消化的起点是①,脂肪消化的起点是③ D.⑤内壁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8.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腔内的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③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2017仙桃生物)如图,当膈肌由B状态向A状态转换时( ) A.膈肌收缩胸前容积缩小 B.膈肌舒张收缩胸前容积扩大 C.肺内气压减小,完成吸气动作 D.肺内气压增加,完成呼气动作 10.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乙表示骨骼肌,则丙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若乙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 C.若乙表示小肠,则饭后丙内葡萄糖含量增加 D.若乙是胰岛,则饭后丙内胰岛素含量会增加 11.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的途径是( ) 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主动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上腔静脉;⑧下腔静脉;⑨股动脉;⑩左心室. 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 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 D.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 12.(2017仙桃生物)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只要反射弧完整就能完成反射活动 C.婴儿吮吸和谈梅止渴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射 D.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3.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血液流经④时,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血液经过⑤的滤过作用,在⑥内形成尿液 C.④⑤⑥内的液体中尿素浓度最高的是⑥ D.若⑦内的液体含有红细胞,肾脏病变部位是⑤ 14.(2017仙桃生物)英文字母:“d”在视网膜和显微镜下成的像分别是( ) A.p、p B.q、q C.d、q D.q、p 15.下列人类的疾病中都是由于营养缺乏而引起的一组是( ) A.甲肝、血友病、夜盲症 B.贫血、侏儒症、大脖子病 C.沙眼、佝偻病、血吸虫病 D.脚气病、坏血病、骨质疏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如图是生物圈的碳循环,图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生物,CO2﹣表示二氧化碳,H2O表示水.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生理过程①表示的是 作用,其场所是 . (2)图中B代表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 (3)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17.(2017仙桃生物)食物进入人体后,经人体的消化、吸收、利用并形成残渣和废物被排出体外,如图示相关的一部分生理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牛奶中所含的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图中a表示营养成分的吸收过程,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 (2)图中b、c表示气体从外界进出肺的过程,进行b过程时,膈肌应处于 . (3)图中e表示 作用 (4)小明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 分泌不足造成的. 2017仙桃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单选2分×15=30分) 1.下列描述与对应的生物学解释不相吻合的是( ) A.“桐实生桐,桂实生桂”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 B.“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D.“葵花朵朵向阳开”说明生物能完成反射活动 【考点】(2017仙桃生物)41:生物的特征;4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6: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①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常见的生物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②生物适应环境,才能进一步影响环境. 【解答】解:A、“桐实生桐,桂实生桂”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正确. B、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草盛,草多了,吸收的水、无机盐、阳光就多、还竞争生存的空间,影响豆苗的生长,因此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正确.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D、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出反应,不属于反射活动,错误. 故选:D 2.(2017仙桃生物)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与结果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B.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的 C.向上方移动装片﹣﹣物象向右上方移动 D.用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和其他部位﹣﹣保持显微镜的干净 【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转换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的升降镜筒,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 【解答】解:A、转换器上有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错误; B、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度,B正确; C、在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将装片向上方移动,可以看到视野中的物像向下方移到,C错误; 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D错误. 故选:B. 3.(2017仙桃生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看到叶绿体、液泡 B.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用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 C.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的光圈一般选用较小的光圈 D.观察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细胞变少,视野变亮 【考点】1A: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1D: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分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少了细胞壁(这是动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大液泡和叶绿体. 【解答】解: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但不具有叶绿体,A错误;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清洁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能用蒸馏水代替,否则细胞容易变形,B错误; C、口腔上皮细胞透光性较强,因此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将视野亮度调低些,便于观察,C正确; D、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因此观察到的物像与原物像相比视野暗,细胞数目少,细胞变大,物像较模糊.D错误; 故选:C 4.(2017仙桃生物)“孔融让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有关“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构成梨树细胞的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B.梨树细胞分裂和分化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甜美多汁的梨属于营养组织 D.梨树比人体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考点】1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21:细胞的分裂;22:细胞分化形成组织;24: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3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8: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1、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解答】解:A、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正确; B、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各种组织.细胞的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B错误; C、梨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C错误; D、梨的结构层次比人体的结构层次少系统,D错误. 故选:A 5.(2017仙桃生物)某同学拟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在甲容器中铺适量湿润土壤,在乙容器中铺适量干燥土壤 B.在甲乙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比较相似的蚯蚓10条 C.将甲容器放在明亮处,将乙容器放在阴暗处 D.实验结束要将蚯蚓放回大自然 【考点】WQ: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如果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的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水. 【解答】解:A、实验的变量是水,就要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A正确; B、除了变量水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在甲、乙两容器中应该放入大小、生活状况均比较相似的蚯蚓各10条,B正确; C、除了变量水外其它条件如光都相同,因此将甲容器放在明处,乙容器也应该放在明处,而不是放在暗处,C错误; D、蚯蚓是有益动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所以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D正确. 故选:C 6.(2017仙桃生物)在炎热的夏天,大量出汗后,身体会很快凉爽下来,这是因为( ) A.体内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热量减少 B.体内水分的排出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 C.体内无机盐排出,可降低温度 D.体内的尿素等代谢废物被排出 【考点】D1: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分析】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 【解答】解:A、体内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热量会减少,但是体内的热量不会较快散失,所以身体不会很快凉爽下来,故不合题意. B、皮肤通过汗腺分泌和排出汗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同时,还通过水分的排出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故符合题意. C、体内热量能够随水分的排出而散失,但是无机盐排出,与降低体温无关,故不合题意. D、体内尿素能够随水分的排出而散失,但是尿素排出,与降低体温无关,故不合题意. 故选:B. 7.(2017仙桃生物)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①、③、④、⑤用表示)被消化的程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消化道①、③、④中均有消化液,消化液中均含消化酶 B.X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Y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 C.淀粉消化的起点是①,脂肪消化的起点是③ D.⑤内壁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考点】B8: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图示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①是口腔,③胃,④是小肠,⑤是大肠;纵坐标表示食物被消化的程度;曲线X表示糖类、Y蛋白质和Z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解答】解:A、在消化道①口腔、③胃、④小肠中均有消化液,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胃腺分泌的胃液,小肠内的肠液,胰液内都有消化酶,胆汁内不含有消化酶,A错误; B、图中的X曲线表示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Y曲线表示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B正确; C、淀粉消化在①口腔内初步消化,脂肪消化的起点是④小肠,C错误; D、⑤是大肠,④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是吸收的主要器官,D错误. 故选:B. 8.(2017仙桃生物)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腔内的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③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CI: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分析】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呼吸道能够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的清洁、温暖、湿润. 【解答】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 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 故选:C. 9.(2017仙桃生物)如图,当膈肌由B状态向A状态转换时( ) A.膈肌收缩胸前容积缩小 B.膈肌舒张收缩胸前容积扩大 C.肺内气压减小,完成吸气动作 D.肺内气压增加,完成呼气动作 【考点】CK: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如下: 结合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或舒张引起胸廓变化进行解答. 【解答】解:当膈肌由A状态向B状态转换时,膈的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此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当膈肌由B状态向A状态转换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完成呼气. 故选:D 10.(2017仙桃生物)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乙表示骨骼肌,则丙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若乙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 C.若乙表示小肠,则饭后丙内葡萄糖含量增加 D.若乙是胰岛,则饭后丙内胰岛素含量会增加 【考点】CM: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5:胃和肠的结构和功能;ED: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GA: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分析】图示中,横坐标表示血流方向,因此Ⅰ、Ⅱ、Ⅲ分别表示的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据此解答. 【解答】解:A、若乙表示骨骼肌,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进行了物质交换,则Ⅲ中变为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的静脉血,A正确; B、如果乙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甲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丙是肺静脉,丙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B错误; C、若乙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葡萄糖含量增加,C正确; D、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C流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所以血管丙内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D正确. 故选:B. 11.(2017仙桃生物)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的途径是( ) 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主动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上腔静脉;⑧下腔静脉;⑨股动脉;⑩左心室. 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 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 D.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 【考点】C8:血液循环的途径. 【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 【解答】解: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需要经过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股动脉→足内毛细血管.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只要反射弧完整就能完成反射活动 C.婴儿吮吸和谈梅止渴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射 D.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E5: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E6: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EF: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作用.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解答】解: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A正确; B、反射完成的两个条件:反射弧和一定强度的刺激,反射弧完整,不一定出现反射活动,还要有一定强度的刺激,B错误; C、婴儿吮吸属于非条件反射,谈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C错误; D、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这类腺体不能产生激素.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D错误. 故选:A 13.(2017仙桃生物)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血液流经④时,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血液经过⑤的滤过作用,在⑥内形成尿液 C.④⑤⑥内的液体中尿素浓度最高的是⑥ D.若⑦内的液体含有红细胞,肾脏病变部位是⑤ 【考点】(2017仙桃生物)D4:尿液的形成. 【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图中的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静脉,⑤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球,⑥是肾小管,⑦是收集管. 【解答】解:A、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④肾小球滤过后的血液,由出球小动脉流出,仍然是动脉血,A错误. B、血液经过④肾小球和⑤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在⑥肾小管内形成原尿,B错误.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⑥肾小管处的尿素含量最高,C正确. D、若⑦内的液体含有红细胞,肾脏病变部位是④肾小球,D错误. 故选:C 14.英文字母:“d”在视网膜和显微镜下成的像分别是( ) A.p、p B.q、q C.d、q D.q、p 【考点】18: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视网膜成像特点和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人眼相当于一部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射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成像是透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p”. 故选A. 15.(2017仙桃生物)下列人类的疾病中都是由于营养缺乏而引起的一组是( ) A.甲肝、血友病、夜盲症 B.贫血、侏儒症、大脖子病 C.沙眼、佝偻病、血吸虫病 D.脚气病、坏血病、骨质疏松 【考点】B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A、甲肝是甲肝病毒引起的,血友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遗传病,与营养元素无关,故A不合题意; B、侏儒症是因为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与营养元素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沙眼是由病毒引起的,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与营养元素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坏血病由于缺乏维生素C,骨质疏松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和钙,这些病都属于营养元素缺乏而引起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如图是生物圈的碳循环,图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生物,CO2﹣表示二氧化碳,H2O表示水.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生理过程①表示的是 光合 作用,其场所是 叶绿体 . (2)图中B代表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分解者 . (3)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食物网和食物链 流动的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自动调节 能力. 【考点】(2017仙桃生物)5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55: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5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9C: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5)图中,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A能取食绿色植物属于消费者,B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等属于分解者. 【解答】解:(1)图中生理过程①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因此①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其场所是叶绿体. (2)图中B代表的生物能把植物遗体、动物遗体、粪便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因此B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分解者. (3)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网和食物链流动的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光合; 叶绿体 (2)分解者 (3)食物网和食物链 (4)一定的自动调节 17.(2017仙桃生物)食物进入人体后,经人体的消化、吸收、利用并形成残渣和废物被排出体外,如图示相关的一部分生理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牛奶中所含的 蛋白质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图中a表示营养成分的吸收过程,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右心房 . (2)图中b、c表示气体从外界进出肺的过程,进行b过程时,膈肌应处于 收缩 . (3)图中e表示 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 (4)小明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 胰岛素 分泌不足造成的. 【考点】C8:血液循环的途径;B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CL:呼气和吸气;D4:尿液的形成;ED: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1)图示表示的是人体新陈代谢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包括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呼吸、尿的形成和排出等生理过程,从图可以看出a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b是外界气体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c是肺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d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e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人体的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据此解答. 【解答】(2017仙桃生物)解:(1)图中a表示营养成分的吸收过程,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为氨基酸.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并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右心房. (2)图中b、c表示气体从外界进出肺的过程,外界气体b进入肺时,人处于吸气状态,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腔体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这时肺内气压就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 (3)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因此图中d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e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因此小明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不是肾脏的病变,则可能是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故答案为:(1)蛋白质;右心房 (2)收缩 (3)重吸收 (4)胰岛素 (责任编辑:admin) |